•  

    舟山港域散糧裝卸工藝系統全面啟用

    2021-04-19
    摘要:

    4月13日,9100噸大豆通過舟山國際糧油產業園區糧油企業筒倉至老塘山五期裝船碼頭的皮帶運輸流程,標志著散糧裝卸工藝系統全面啟用

    4月13日,9100噸大豆通過舟山國際糧油產業園區糧油企業筒倉至老塘山五期裝船碼頭的皮帶運輸流程,全部裝上了內貿二程船“新同舟19”輪。這標志著寧波舟山港舟山港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舟港公司)散糧裝卸工藝系統全面啟用,舟山港域糧食二程船單船裝船作業能力由3000噸升級至35000噸,裝船作業能力增加近11倍,為舟山當地糧油企業和長三角區域糧食客戶提供了糧食出運“新選項”。

    散糧裝卸工藝系統項目自2017年3月開工,建有雙路皮帶機約2100米,主要為舟山國際糧油產業園區落戶企業提供散糧從碼頭到倉庫的運輸服務,是舟山國際糧油集散中心糧食運輸物流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該項目建設前,老塘山各碼頭與后方糧食筒倉一一對應,運輸通道無法互聯共通,給糧食船生產接卸安排帶來一定挑戰。“原先舟山地區糧油企業的糧食水路出運均由老塘山三期裝船碼頭完成,但該碼頭靠泊等級僅為3000噸級,超過這一噸位的裝船貨量就需要多艘二程船裝載。舉個例子,如果出庫糧食30000噸,需要10艘3000噸級二程船參與裝載,現在一艘30000噸級的二程糧食船就可以完成。”舟港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隨著糧食業務大幅增長,舟山糧油企業提升單船出運量的需求更加迫切。舟港公司積極組織糧油企業和糧食貨主協商,確定了糧食出庫裝船作業的新方案,并于今年3月底順利完成皮帶運輸流程的設備調試和試運行工作。

    散糧裝卸工藝系統的全面啟用,能充分實現老塘山作業區三期、四期、五期碼頭之間的通道共享,打破了碼頭與筒倉一一對應的局限。可用糧食裝船泊位由1個提升至3個,船舶在任意碼頭靠泊后,均可通過共享通道將糧食從后方園區筒倉輸送至裝船碼頭,不僅釋放了碼頭作業能力,提高了船舶調度的靈活性,還強化了碼頭對后方園區的支持,為客戶節約了大量的運輸時間和成本。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