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準商機“李菜油”富得流油

    2021-06-15
    摘要:

    菜油品質和良好口碑,催生了“李菜油”加工的火爆場面。一年下來,靠著加工菜籽油,李高明有20萬元的利潤。

    四川農村日報

    20210615/44e8b49dd0ff9fa1eb911871926fa3cf.jpeg

    每逢農歷的三、六、九趕集日,在瀘州市納溪區大渡口鎮集鎮上,李高明夫婦的現榨菜油坊門口都會排起長龍,人們等著榨菜籽油或買菜油。在這些人中,除了周邊村民,還有專程從瀘州和納溪驅車趕來的市民。菜油品質和良好口碑,催生了“李菜油”加工的火爆場面。一年下來,靠著加工菜籽油,李高明有20萬元的利潤。

    開榨油坊

    近年來,大渡口鎮圍繞打造酒業大鎮,加快發展“油菜+高粱”循環產業,每年油菜的種植面積達萬畝,收獲的油菜籽高達1000余噸。

    面對1000噸菜籽中蘊藏的商機,2013年,在廣東打工的李高明見整個大渡口集鎮上沒有一家榨菜油的作坊,和妻子毅然返鄉。隨后,兩人一起去了外地一家榨油坊學習了三個月,花了3萬多元買回了榨油機以及相應的設備,辦起了菜籽油加工作坊。由于李高明嫻熟地掌握了榨菜籽油技術,經他榨的菜籽不僅無雜質,而且出油率高,味道香,價格低。李高明的榨油店一投入生產,很快便受到周邊群眾的青睞,每天定量榨出的菜油總是供不應求,很多時候顧客都要打電話提前預訂。

    說起自己現榨菜籽油受歡迎的原因,李高明介紹說,首先,油菜是冬季作物,蟲害少,在生產過程中很少使用農藥,原料質量可靠;其次,顧客現場見證高溫壓榨的加工過程,沒有添加化學物質;第三,最關鍵的是近年來近郊油菜品種更新快,基本上都是低芥酸、低硫甙的“雙低”油菜新品種,不僅炒菜香,還可以直接用于涼拌菜肴。

    “當然,價格劃算也是顧客青睞我的菜籽油的原因之一。”李高明告訴筆者,300公斤油菜籽從農戶手里購買需花1800元,可以加工菜籽油100公斤,算下來每公斤菜籽油成本18元,他只賣20元/公斤,1公斤僅有2元的微利。

    由于榨油技術好,價格低廉,每年李高明的榨油坊都要榨10萬公斤菜籽,但他就靠著每公斤2元的微利,一年下來,從中獲利達20萬元。

    現榨現賣

    6月9日上午,又是趕集日,李高明在榨油坊里一邊開動榨油機,一邊給機器漏斗添加菜籽現榨菜油,專程從瀘州城里開車來買菜油的一位顧客沒多久就看到釅糊糊、黃澄澄的菜油從機器里流了出來,他的臉上立即露出了笑容。陳光明告訴筆者:“親眼看著炒熟的油菜籽倒進機器,一會兒功夫香噴噴的菜籽油就流出來了。這種炒熟壓榨的菜籽油又香又純又讓人放心,我家吃李高明現榨菜油已經有5個年頭了。”

    筆者看到,在李高明的榨油店里,寬大的兩間屋子已沒有多少菜籽了。“我騰空屋子就是等著收購足夠一年壓榨的新菜籽,以此滿足市民現榨現賣的需求,讓買油的人放心,更好地保護我的品牌和口碑。”李高明介紹說。

    “酒好不怕巷子深,油好不怕路途遠。”李高明介紹,在剛開始榨油時,他也走了彎路。為了多賣菜油多賺錢,他在瀘州和納溪城區聯系了兩家副食門市代銷他的菜油。然而近半年時間,這幾家門市的總銷量還不及家里現榨現賣的量。“莫非城里人不喜歡吃菜油?”他帶著這一疑問,到門店進行了走訪,才發現自己請人代銷的菜油,香味不濃了,口感也差了。

    此后,李高明就不再追求出油量,而是現榨現賣。“要買李高明的菜油必須去他的店子”,這已成為了顧客的共識。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