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cn油訊
千呼萬喚,菜籽油新國標終于來了!
10月1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GB/T1536-2021《菜籽油》,新標準將于2022年5月1日實施。
菜籽油是我國食用油消費最重要的大類油品之一,現行的國家標準還是在2004年發布的,到現在快有17年了,已大大落后于行業發展實際需求。
事實上,早在2010年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就下達了修訂計劃,2013年菜籽油國標征求意見稿出臺,涉及脂肪酸含量、煙點、酸值等方面的修訂,但遲遲未批準發布,令業界翹首以待。
標準對行業的引領至關重要,尤其是國家標準,起到的是“劃底線”的兜底作用,企業標準、團體標準都需以國標為基礎參照,不得低于國標;因此國標的制定要兼顧各方利益,需要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既要與國際標準接軌,也要考慮到我國的實際國情。菜籽油是產量最大的國產油種,國標影響面大、也涉及一些爭議點,因此修訂過程顯得相當謹慎。
如今正式公布的菜籽油推薦國標更加符合企業生產實際情況及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更高要求,對于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引導公眾高品質消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新國標有哪些亮點?對比現行國標文本,一些變化值得關注。
范圍、定義與分類
現行國標將菜籽油分為三類,新國標則分為兩類:菜籽油按加工程度不同分為菜籽原油和成品菜籽油兩類;按油菜籽中油的芥酸含量分為普通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
低芥酸菜籽油為“脂肪酸組成中芥酸含量不超過3%的菜籽油“,芥酸含量指標與現行國標保持一致。
壓榨菜籽油與浸出菜籽油的定義更加清晰,區別在菜籽原油的制取工藝不同,但都要進一步“經精煉加工制成”,有助于消費者科學認知壓榨油與浸出油的異同。
需注意的是,該標準不適用于“高油酸菜籽油”。
脂肪酸組成
脂肪酸組成是植物油的基本特征指標,為植物油摻偽試驗提供鑒定依據。
考慮到原料來源廣泛,新國標將某些指標范圍設定放寬,包括普通菜籽油的油酸和亞油酸指標、低芥酸菜籽油的二十二碳二烯酸指標,體現出標準的適用性。
煙點與酸價
新國標降低或取消了菜籽油的煙點指標,調整了酸價允許范圍。
煙點在190℃可以滿足中餐烹飪用油的需求,片面追求高煙點、低酸價,往往導致油脂加工過程中過度精煉,造成營養成分流失、出品率降低和能耗增加。
修訂指標有利于節能降耗,引導菜籽油生產企業適度加工。
質量等級重置
現行國標菜籽油分為四個等級;新國標中將壓榨菜籽油分為兩個等級,浸出菜籽油分為三個等級。
對質量指標中的色澤、透明度、水分及揮發物含量、酸價、加熱試驗、煙點等指標進行了相應修改。
標示工藝,禁銷散裝
新國標規定,菜籽油應在包裝的標簽中標示產品名稱、加工工藝、質量等級等,有助于加強植物油的可追溯性,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
新標準還要求“成品菜籽油在零售終端應避免脫離原包裝散裝銷售”,以防摻假。
新國標的出臺,對菜籽油行業而言無疑是件大事,雖然要到明年5月1日才正式開始實施,廠家也應及早做好充足的準備。究竟該如何正確解讀與執行,還有待于標準相關制定機構及業內專家的權威宣貫。
總之,菜籽油新國標的實施將利于規范市場,保護國家、消費者和生產經營廠商的共用利益;有助于產業節能減排和資源充分利用,提升加工技術整體水平,從而促進我國菜籽油產業的健康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