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國
人造奶油又稱人造黃油,是由希臘語“珍珠”一詞轉化而來。人造奶油是一種油包水的乳狀液體,是精制食用油添加水及其他輔料,經乳化、急冷、捏合而形成的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制品,風味獨特,口感細膩。
人造奶油最初以動物油脂為主要原料,動物油脂結晶顆粒粗大,膽固醇含量較高,不利于人體健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逐漸改變,價格便宜、產量大和成分穩定的植物油被廣泛應用于人造奶油的生產。
制備人造奶油常用的三大技術包括油脂分提、油脂氫化和油脂酯交換。油脂分提受油脂來源和產品種類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油脂氫化產生的氫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較高,對人體健康有害。而油脂酯交換只改變脂肪酸的分布,反應過程不產生反式脂肪酸,在制備零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人造奶油起源于國外,為解決當時法國黃油短缺問題,由法國科學家梅吉·穆里斯發明,從發明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人造奶油與人們的日常飲食生活息息相關,如涂抹面包,制作冰激凌、面包糕點、酥皮點心,或用于烹調等。因此,未來人造奶油的發展不僅要保證基本理化指標達標,還要有良好的口感,兼具營養健康。
來源: 《健康生活油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