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問答》中國糧油學會
膽固醇
食用植物油中的膽固醇含量一般都極低,這已是眾所周知的常識,但不等于一點都不含。因此,“不含膽固醇”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根據江南大學金青哲教授主編的《功能性脂質》一書,膽固醇占植物油中總甾醇的量為:豆油0.6~1.4%,菜籽油0.5~1.3%,花生油0~3.8%,玉米油0.2~0.6%,葵花籽油0~0.5%。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科學認識膽固醇”一文:
①人體各組織中皆含有膽固醇,在細胞內除線粒體膜及內質網膜中含量較少外,它是許多生物膜的重要組成成分。膽固醇是體內合成維生素D3及膽汁酸的前體,維生素D3調節鈣磷代謝,膽汁酸能乳化脂類使之與消化酶混合,是脂類和脂溶性維生素消化與吸收的必需條件。
② 人體內的膽固醇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內源性的,主要是有由肝臟利用醋酸及其前體合成,人體內每天合成的膽固醇約1~1.2G,是人體內膽固醇的主要來源,二是外源性的,即通過食物攝入膽固醇。經膳食攝入的膽固醇僅占體內合成膽固醇的1/7~1/3。
③近年研究還表明,飽和脂肪酸對日本居民進行的3項研究顯示,膽固醇攝入量與腦卒中(腦出血)沒有關聯。2011年,關于膳食膽固醇與冠心病關系的4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的系統綜述顯示,即使膽固醇攝入量達到768MG/D,也未發現膽固醇攝入量與冠心病發病和死亡風險有關。
這并不意味著膽固醇的攝入可以毫無節制。血液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關系是確鑿的,對于具有慢性病或血脂偏高的成年人,仍需注意。
抗氧化劑
所有植物油中都含有天然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木酚素、芝麻酚、角鯊烯等。在實際生產中,很多植物油還需要適當加入國家允許使用的抗氧化劑來確保產品不氧化變質。如果不加抗氧化劑,油脂就會很快氧化變質,不能食用。因此“不含抗氧化劑”的廣告用詞,不僅不能反映食用植物油質量的優劣,也是不科學的。
純物理壓榨
油脂制取工藝中的“壓榨”只是多個工序中的一個工序,并非制油的全部工藝過程。油料是否采取“壓榨”制油,取決于油料的含油率高低,目前國際上的通常做法是:含油高的(如花生、芝麻、油菜籽等)采用先壓榨后浸出法制油;含油率低的(如大豆等)則采用不經壓榨的直接浸出法制油。只靠壓榨,不經精煉加工的油脂,食用并不安全。另外,壓榨本身就是一個物理過程,不存在其他非物理形式的壓榨。
因此,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食用植物油在廣告宣傳中的所謂“不含膽固醇”“不含抗氧化劑”“純物理壓榨”等用詞都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