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鄭祖庭
我國油脂油料市場對外開放力度大,市場化程度高,與國際市場聯系緊密,國內植物油價格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大。2020/2021年度全球植物油供應偏緊,疊加疫情、輿情和資金炒作等多方面因素推動油脂價格大幅上漲。預計2021/2022年度全球植物油產量大幅增長,供應將由偏緊向寬松轉變,國際植物油價格將高位回落,進而帶動國內植物油價格逐步走低。
一、全球植物油增產預期強烈,價格將高位回落
2020/2021年度全球植物油產量小幅下滑,供應偏緊,帶動植物油價格持續上漲,在高價格的刺激下,各主產國種植積極性高漲,2021/2022年度全球主要油料種植面積預期增加。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緩解,馬來西亞棕櫚油種植園勞動力問題解決,預計全球植物油產量將同比大幅增長4%。在全球植物油供應預期改善情況下,后期植物油價格將高位回落。
(一)2020/2021年度全球植物油供應偏緊,疊加疫情、輿情和資金炒作等多方面因素推動價格上漲。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20/2021年度全球植物油產量為2.06億噸,較上年度減少0.35%。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不利天氣影響,全球棕櫚油產量不及預期,葵油產量因葵籽減產而大幅下滑。
2020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植物油價格持續上漲。本輪植物油價格上漲具體原因:一是2021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不及預期,加之生長初期,部分產區天氣狀況不佳,推動美豆價格上漲。二是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馬來西亞油棕種植園缺乏勞動力,加之天氣狀況不佳,制約棕櫚油生產,庫存偏低供應緊張,支持棕櫚油價格大幅上漲。三是2020年烏克蘭、俄羅斯等國受干旱天氣影響,葵花籽大幅減產,為穩定國內價格,兩國提高出口關稅,葵油供應下滑。四是2021年加拿大產區持續干旱,導致菜籽大幅減產,全球油菜籽供應緊張格局延續,推動國際菜籽價格屢創新高。五是美國提出“綠色能源革命”,生物柴油對植物油需求預期大幅增加。六是植物油具有較強的金融屬性,加之原油價格反彈,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上漲,資金炒作進一步推升植物油價格。
(二)2021/2022年度全球植物油供應由偏緊向寬松轉變,短期價格高位震蕩,長期將逐漸回落。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預計2021/2022年度全球植物油產量為2.15億噸,較上年度增加821萬噸,增幅為近4年來最大水平。九大植物油(豆油、菜油、棕櫚油、葵油、花生油、棉籽油、棕櫚仁油、椰子油和橄欖油)中僅菜油產量下滑,其他油品產量均增長,其中棕櫚油、葵油和豆油增量最大。
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預期緩解,無法承受經濟下行壓力,馬來西亞宣布將在2022年引進3.2萬名海外勞工,以緩解種植園勞動力短缺問題。近兩年,棕櫚油價格大幅上漲,棕櫚油種植園增加施肥量,連續兩年的拉尼娜現象為東南亞地區帶來充沛的降雨,均有利于棕櫚油單產和產量形成。預計2021/2022年度全球棕櫚油產量7654萬噸,較上年增加367萬噸。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兩國的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85%左右,預計2021/2022年度兩國產量分別為4450萬噸和197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00萬噸和185萬噸。烏克蘭、俄羅斯等國葵花籽產量從減產中恢復,使得全球葵油產量大幅增長。預計2021/2022年度全球葵油產量為218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264萬噸。2021/2022年度美國大豆收獲基本結束,大豆豐產已成定局,巴西大豆播種工作接近尾聲,播種工作進展順利,面積和產量增長預期強烈,推動全球大豆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預計2021/2022年度全球豆油產量6174萬噸,較上年度增加242萬噸。
目前,東南亞棕櫚油處于減產周期,勞動力短缺問題繼續制約棕櫚油生產,短期全球植物油供應偏緊的格局難以改善,繼續支撐植物油價格。但市場對于本年度植物油產量將大幅增長的預期基本一致,加之植物油價格已漲至多年來高位,市場看空情緒漸濃,抑制植物油價格。預計短期全球植物油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震蕩態勢且波動幅度較大。長期看,植物油價格將逐漸回落。
二、國內食用植物油需求增速放緩,供應有保障
(一)2020/2021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進口創歷史新高,需求好于預期。
2020/2021年度(10月至次年9月)我國植物油進口量為1265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05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分品種看,棕櫚油進口量達到682萬噸,同比增加10萬噸,增幅1.5%;菜油進口251萬噸,增加71萬噸,增幅39.6%;葵油進口164萬噸,減少13萬噸,減幅7.3%;豆油進口123萬噸,增加24萬噸,增幅24.1%,花生油進口35萬噸,增加12萬噸,增幅53.1%。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顯示,2020/2021年度我國大豆壓榨量9915萬噸,較上年度增加655萬噸,折合豆油產量1794萬噸,同比增加117萬噸。加上其他油料壓榨增加,2020/2021年度國內植物油供應量同比增加265萬噸,增幅為6.5%。
2020/2021年度我國食用油消費需求好于預期,達到4262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61萬噸。其中食用消費3708萬噸,同比增加152萬噸,增幅4.3%,明顯高于上年度。主要原因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餐飲和團體食用油消費數量增加;二是飼料產量大幅增加帶動飼料用油繼續增加,但下半年度由于動物油(主要是豬油)產量增加,價格大幅下降,飼料用動物油對植物油形成部分反替代。
(二)預計2021/2022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進口維持高位,供應有保障。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21/2022年度我國植物油進口量將從創紀錄的水平下降6.1%,達到1188萬噸,但仍高于近三年平均水平,處于歷史高位。其中棕櫚油進口70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8萬噸,主要原因是全球棕櫚油產量增加,價格相對其他油脂仍有優勢,具有較高性價比,支持進口量增加;菜籽油進口20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51萬噸,主要原因是全球菜籽減產,菜油供應緊張;豆油進口9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33萬噸,主要原因是豆油進口利潤長期倒掛;花生油進口16萬噸,較上年減少19萬噸,主要原因是國內花生、花生油供應充裕。預計2021/2022年度大豆進口量繼續增長,同比增加121萬噸;大豆壓榨量1.01億噸,增加185萬噸,折合豆油產量1830萬噸。加上其他油籽壓榨產量,年度國內植物油產量3148萬噸,供應量為4336萬噸。
預計2021/2022年度我國植物油需求量4298萬噸,較上年度增加36萬噸,增幅為0.8%。其中食用消費量3764萬噸,同比增加56萬噸,增幅為1.5%,增速明顯放緩。國內生豬存欄升至常年水平,豬肉產量增加將使動物油產量繼續回升,動物油繼續對植物油形成反替代,植物油消費增量低于上年水平。在國內植物油產量增長、進口保持高位、消費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預計2021/2022年度國內植物油市場供應充裕,保供穩市具有堅實的物質基礎。
(三)國內外植物油價格緊密聯動,2021/2022年度大概率將呈現回落。
我國油脂油料市場對外開放力度大,市場化程度高,與國際市場聯系緊密,因此,2020/2021年度國內植物油價格上漲主要是由國外輸入性傳導所致。其中鄭州商品交易所菜油價格于2021年1月突破萬元大關,11月上旬最高漲至12899元/噸,全年度累計漲幅近4000元/噸,創2008年以來新高,但低于當年3月歷史最高值的15998元/噸;大連商品交易所豆油和棕櫚油期貨價格于2021年10月突破萬元大關,豆油最高漲至10406元/噸,全年度累計漲幅3650元/噸,棕櫚油最高漲至10106元/噸,全年度累計漲幅4370元/噸,均創2011年以來新高,但低于2008年3月歷史最高值。雖然近期三大植物油價格有所回落,但整體仍保持較高水平。現貨方面,11月下旬,國內沿海地區散裝一級豆油報價集中在10000~10200元/噸,較年初上漲1100~1200元/噸,較2020年9月底上漲3000~3100元/噸;四級菜油報價集中在12680~12950元/噸,較年初上漲2280~2500元/噸,較2020年9月底上漲3430~3650元/噸;棕櫚油報價集中在9900~10160元/噸,較年初上漲3700~3830元/噸。
受全球植物油增產預期、原油價格回落以及南非出現新的變異病毒影響,近期國內外植物油價格有所回落。但市場普遍認為,2022年一季度前全球植物油供應仍然偏緊,預計短期植物油繼續下跌空間有限,整體保持高位震蕩態勢。隨著2022年全球油脂油料增產兌現,預計價格將高位回落,進而帶動國內植物油價格走低。后期重點關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對植物油供應鏈和需求端的影響、全球通脹對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影響以及各國生物柴油政策對植物油需求增長的影響。
來源:2022年第1期《中國糧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