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以來,國際市場食用油價格又出現上揚態勢,多國政府已“出手”,采取措施平抑價格。
主要出口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啟動了限價及補貼政策;主要進口國印度則限制庫存量、削減進口關稅,甚至暫停毛棕櫚油、大豆等農產品期貨交易,為期一年。
我國是食用油的消費大國,油脂油料對外依存度雖然較高,但食用油市場格總體保持平穩,供應充足,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各種油品應有盡有,消費者可以任意選購。
我國保障“油瓶子”的底氣究竟何在?因為我們有著強大的油脂生產能力、多元的油料進口來源,還因為擁有穩價保供的定海神針:運轉高效的糧食儲備體系。
每當油價出現大幅波動,市場就會緊盯代表中央儲備的中儲糧,由其執行的每一場大豆、豆油、菜籽油的競價拋儲,都成為引領行情走向的“風向標”。
而近段時期,地方儲備的身影越來越多出現,也成為穩定市場價格、左右油脂行情的重要力量。
2022年1月10日起,四川糧油批發中心通過網上競價掛牌交易的方式,銷售省級儲備菜籽油7555.4噸。
2021年11月以來,貴州國家糧食交易中心舉辦多場省、市、縣級儲備菜籽油競價購銷,每場數量從百噸、到千噸不等。
2021年11月以來,山東省糧油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舉辦多場省、市、縣級儲備油競價購銷,包括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品種。
......
地方儲備影響力的與日俱增,與我國不斷推進的糧食儲備體制機制改革密不可分。
地方儲備包括原糧和成品糧(油),由省級、市級和縣級三部分儲備組成,糧權屬于本級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糧食儲備安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建立健全糧食儲備動用協調機制,促進中央儲備、地方儲備與社會責任儲備功能互補、協同高效,為地方立法預留了空間。
意見稿指出:中央儲備是調節全國糧食供求總量、穩定糧食市場、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突發事件的“壓艙石”,地方儲備是調節區域糧食市場供求和應對局部應急狀況的“第一道防線”,社會責任儲備是調節區域糧食市場供求的“緩沖器”。
2021年10月,國家發改委就關于廢止《中央儲備糧代儲資格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11月取消“中央儲備糧代儲資格認定”,中央儲備糧由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直屬企業承儲,禁止其他市場主體承儲中央儲備糧。
2021年以來,各省、市、縣區紛紛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密集修訂、出臺地方性的儲備糧管理辦法,對儲備計劃、儲存、輪換、動用以及監督管理作出規定。
各地方在儲備糧管理方面,執行政策性職能和經營性職能分開原則,采取“政府委托、部門監管、企業承儲”運作方式,符合規定條件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可以作為承儲企業;同時提出了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和企業商業庫存等新要求。
糧食安全的第一層保障就是儲備糧食安全。“我國是大國,必須具備同大國地位相符的國家儲備實力和應急能力”。隨著地方儲備體系的健全和加強,我國對糧油價格的調控將更加高效精準,抵御風險能力也將得到顯著提升。
糧油企業正跟進這一新形勢,具有儲備能力和條件的企業更積極參與其中,擔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應有之責。
1月12日,光明食品集團成立全資控股的上海光明糧油儲備管理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糧油倉儲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