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脂價格創出10年新高,“虎虎生威”還是 “虎虎生危”?

    2022-02-08
    摘要:

    原料油成本不斷走高,國內包裝油行業也進入近10年最艱難的時刻。與迎面而來的“上山虎”博弈,隨時應對不期而至的“下山虎”,企業正經受著嚴峻考驗。

    2月7日,虎年第一個交易日,油脂期貨暴漲,豆油棕櫚油主力合約均站上萬元,盤中創下10年來新高;現貨也迎來開門紅,較節前大幅上漲。

    大漲的主要原因在于外盤油脂不斷突破高位。

    歉收缺工,國際食用油大漲

    在南美干旱歉收、馬來西亞勞工短缺與印尼管制出口等多重因素打擊下,國際食用油價格再次攀高。

    棕櫚油是全球最廣泛使用的食用油。2月7日,馬來西亞棕櫚油期價盤中大漲至每噸5749令吉(約1374美元),再次飆出歷史最高點,之后有所回落。主要生產國印尼管制出口以穩定國內食用油價格,另一主要產地馬來西亞則遭遇勞工短缺問題,種植園有油卻無人力開采,都推動造成這波漲勢。

    棕櫚油專家Godrej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米斯里預計,原本預料3月將回落的棕櫚油價格,將在未來4個月繼續保持高位。米斯里也指出,棕櫚油價格在5月之后會否回落,仍取決于產量能否順利恢復。

    豆油是全球消費量第二的食用油,在大豆價格飆漲推動下,2月7日,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豆油期價也創下至自去年六月以來的高點。拉尼娜現象使得南美洲面臨干旱天氣,進而導致主產國巴西與阿根廷的大豆歉收,多家機構已調低產量預期,美國農業部9日公布的月度供應報告可能將反映大豆歉收的問題。

    食用油一路強力飆漲,令全球食品價格面臨上行風險;聯合國糧農組織編撰的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已經在1月漲到接近2011年創下的歷史高點,很可能在2月突破歷史高位。

    展望2022年油脂后市,市場人士認為,如果用“虎”來作比喻,國內棕櫚油、豆油、菜籽油的三大油脂品種可能將成為三只結伴而行的“上山虎”,山路蜿蜒曲折、波瀾起伏,它們沿著山路上上下下,最終會因后力不足而選擇放棄登高、重返起點,但市場卻很難預判它們將在何時開始“下山”。

    成本節節攀升,包裝油企業壓力山大

    隨著原料油成本不斷走高,國內包裝油行業也進入近10年最艱難的時刻。

    中泰證券研報稱,在原料端,大豆、菜籽、毛油都是全球化的大宗商品,國內企業沒有定價權;原料毛油的漲價向零售端傳導緩慢,小包裝油利潤承壓。

    即使2020年四季度以來,包裝油出現了兩次明顯提價,但累計的提價幅度不足15%,相對于自2020年二季度以來近80%的原料漲幅顯得相形見絀。

    中信建投期貨分析稱,今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讓產業普遍感受到通脹壓力,但對于處于產業鏈不同層級的企業來說,感受是不盡相同的。從產業鏈上游、中游再到下游,壓力在逐級遞增。今年最難的應該是包裝油企業,小包裝民生屬性、保供政策壓力及市場份額維護,讓他們即使虧損也得含淚生產。

    已有糧油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將出現虧損,主要原因在于原料出現快速上漲的情形,雖然已上調了產品銷售價格,但因價格調整的滯后及調整幅度的因素影響,導致公司利潤大幅下降。

    頭部企業的業績下滑,尚能維持經營,但中小企業就并不都這么幸運。

    據財經網產經報道,位于四川廣元的一家食用油企業表示,大豆油和菜籽油起碼漲了30%-40%,公司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

    原料價格的上漲和零售價格上漲不成比例。比如原料上漲1塊錢,而公司產品最多能調5毛錢。“要和行業內的大鱷同臺共舞的話,就只能犧牲利潤了。”

    中小企業在成本壓力下只能選擇對終端產品提價,但這樣一來又將會失去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產品的銷售量降低了20%以上。

    “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了,同行今年很多面臨著虧損。” 這家油企負責人表示。

    在虎年,與迎面而來的“上山虎”博弈,隨時應對不期而至的“下山虎”,油脂產業鏈企業正經受著嚴峻考驗。

    來源:期貨日報 財經網等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