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烏戰事繼續,越來越多的關鍵農產品生產國決定限制出口,優先保證國內食品安全,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加劇。
3月9日周三,印度尼西亞貿易部長穆罕默德·路飛表示,將自3月10日起進一步限制棕櫚油出口,棕櫚油出口商的義務內銷量占比將從總銷量的20%提升到30%。
路飛表示,出口緊縮措施的目的是要確保印尼國內物價穩定,讓消費者都能買得到油,管制措施將會持續到“情況恢復正常”;他強調,棕櫚油供應將以印尼為第一考量。
路飛稱所謂“正常情況”指的是貨架上的食用油價格回穩,同時也不會高過政府規定的最高零售價格。他表示,印尼會在6個月后進行審查,再決定是否進一步調整。
印尼在限制出口的同時,還規定了出售給國內精煉廠的毛棕櫚油和精煉棕櫚油的最高價格,并對零售價格設置了上限。
這一消息發布后,3月9日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大漲10%,而大連商品交易所主力棕櫚油合約則攀升漲停;美國芝加哥交易所豆油飆升至14年高位。
分析師估計,新政策的實施可能導致全球市場每月減少約10萬噸棕櫚油供應。這一政策的調整將造成印尼可供出口的棕櫚油更加緊張,同時會導致部分國際需求從印尼轉向馬來西亞,使馬來西亞本來已經很低的庫存水平更加吃緊,引發國際棕櫚油期貨價格大幅上漲。
全球植物油市場已因俄烏沖突而吃緊,烏克蘭是全球葵花油重要供應商,市場擔心,若戰事致錯過種植季節,將進一步加劇植物油供給緊張。
德國《油世界》總編輯托馬斯·梅爾科表示,目前黑海地區植物油出口減少的數量,大約是全球出貨量的14%。他并強調,這些減少的葵花油出口量,無法由其他來源取代。
LMC國際咨詢公司主席、資深分析師詹姆斯·弗萊表示,食用油供應正面臨著“一場風暴”,因黑海地區預定今年出口葵花油,六成已經延誤。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地區,向日葵和玉米作物可能會減產,正常來說此時應已到了開啟播種的季節。
弗萊認為,由于勞動力短缺,馬來西亞今年的棕櫚油產量增長幅度僅在3%-4%左右,棕櫚油價格預計還將創出新高,食用油將在未來六個月迎來供應方面的“真正緊縮”。
糧食保護主義蔓延全球
俄烏沖突正在給全球糧食生產、食用油的供給,以及化肥出口造成威脅,導致基本大宗商品的價格飆升。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葵花籽油的主要生產國,兩國占全球出口的近80%,這使得印度等客戶爭相確保棕櫚油和豆油等替代品的供應。
俄羅斯和烏克蘭還貢獻了全球近30%的小麥出口。俄烏戰爭擾亂了供應,導致全球小麥價格飆升至14年來的新高。今年迄今,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已上漲約60%。
一些主要生產國家已開始緊急管制出口,以免糧食問題掀起新一波動蕩,“糧食保護主義”浪潮持續蔓延。但這些保護主義措施可能為全球糧食貿易帶來更多利空,并增添糧食價格的上漲壓力。
烏克蘭周三宣布將禁止多種農產品出口直至年底,其中包括大麥、糖和肉類產品等,給這些依賴其谷物進口作為主食的國家帶來了巨大風險。烏克蘭政府稱,他們這樣做是防止本國出現人道主義危機、穩定市場,并滿足民眾對重要食品的需求。
阿根廷是全球谷物主要出口國之一,正在實施管制機制,優先確保國內糧商獲得充足供應、面粉制品價格不要狂漲。土耳其是面粉主要出口國,正在提高農業部的管制權力。另一個歐洲主要農產出口國保加利亞,也已在4日與國內糧商會談時,承諾將進行出口管制,優先供應本國。
塞爾維亞周三宣布,將從周四起禁止小麥、玉米、面粉和食用油的出口,以應對價格上漲,而匈牙利已于上周禁止所有谷物出口。
就連只有小量出口的摩爾多瓦,也已宣布本月開始緊急停止小麥、玉米與糖出口。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食品價格2月達到創紀錄高位,而且本月許多市場仍在繼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