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及地緣政治影響下的油籽油料市場

    2022-04-09
    摘要:

    建議國家考慮繼續拋儲,調配階段性過剩和短缺;鼓勵低蛋白日糧,減少蛋白浪費;鼓勵糧油企業“走出去”,到產業鏈上游去

    九三糧油工業集團

    摘要:南美干旱減產導致世界油籽供應明顯收緊,俄烏緊張局勢又影響本市場年度正常出口,期貨價格上漲明顯,巴西雷亞爾貶值,本國壓榨和出口競爭大豆,農戶銷售被吸收快,大豆升貼水維持強勢,刷新了十年新高水平。采購成本不斷抬升,下游養殖利潤差,價格承接性差,盤面榨利長期給不出,國內采購維持偏慢進度,預計5月有間歇性供求改善,整體2季度全國維持將持續低庫存運營,高的原料價格將部分體現在較高的基差上。

    建議國家考慮繼續拋儲,調配階段性過剩和短缺;鼓勵低蛋白日糧,減少蛋白浪費;鼓勵糧油企業“走出去”,到產業鏈上游去,有利于保障原料供應和增強進口話語權。

    引言

    2022年初,商品指數漲至近10年高位。后面有兩個關鍵的驅動因素,一個是天氣,另一個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地緣沖突。

    從去年9月到今年2月24日之前,南美干旱扭轉世界大豆供需形勢,谷物和油籽價格不斷攀升,路透CRB指數和南華農產品指數的上漲節奏和幅度基本一致。在2月24日俄烏“開戰”之后,我們可以看到路透crb指數明顯漲的更多,漲幅更大。俄烏是農產品生產大國,谷物和油籽又迎來一波大漲。但同時俄羅斯也是能源大國,隨著戰爭爆發,能源出口受到限制,路透CRB指數里面含有39%的能源成分,而南華商品指數組合全部為農產品,差異對比顯著。

    20220409/8b20beb64877ad7b49c632ccf00c3fcb.png

    數據來源:wind

    一、油籽油料市場供需變化

    1.南美干旱減產導致世界油籽供應明顯收緊

    春節前后,世界第一和第三大豆主產國巴西和阿根廷先后發生干旱,市場對其產量預估迅速調降,累計調減幅度達2500萬噸。世界大豆平衡表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南美減產幅度已經將全球大豆供需趨勢由原來的年對年寬松轉為偏緊。

    多家主流機構已經將巴西產量預估從去年9月的1.44億噸預估調整到1.25億噸,降幅1900萬噸;阿根廷產量從4600萬噸預估調整到4000萬噸左右,降幅600萬噸。事實上巴西統計局數據預估更低,巴西產量最新預估為1.22億噸。南美其他兩國烏拉圭和巴拉圭今年的形勢也不樂觀。根據巴拉圭APS數據顯示,大豆收割已完成,因關鍵期干旱,大豆產量創新低,預計不超過300萬噸,而上年度為1000萬噸,減產超過70%。

    20220409/27ebf8a826741edd247d689d8fdaa63f.png

    數據來源:USDA,運營研發

    20220409/ac3e2d8780732d19c5a5606508584572.png

    數據來源:USDA,運營研發

    USDA預估2021/22年度世界大豆庫存年比下降1178萬噸至8956萬噸,改變了先前庫存預估近一億噸的預期。實際上,世界七大類油籽整體從上年9月至今的產量調減,絕大部分來自南美大豆減產帶來的油籽產量下降。世界油籽產量USDA9月預估為6.29億噸,3月最新預估為6.16億噸。調減了2754萬噸,其中大豆9-3月累計調減3062萬噸。

    20220409/b2f7b5d0b3ac0504a0040ff6e71c69f1.png

    數據來源:USDA,運營研發

    2.國際地緣緊張加劇,谷物和油籽價格波動加大

    俄烏地緣政治緊張后,出口受到很大的影響。受影響最大的農產品分別是葵籽,葵油,菜籽,菜油,小麥和玉米。

    目前出口受影響最多的是烏克蘭,港口作業幾乎全面停擺,俄羅斯部分港口受影響。在俄羅斯軍隊向烏克蘭發動進攻后,烏克蘭軍方2月24號已暫停其港口的商業航運,另一方面,俄羅斯下令亞速海禁止商業船只通行,直到另行通知,但保持黑海的俄羅斯港口對航行開放。

    受俄烏地緣政治影響,國際谷物和油籽價格再次飆漲。俄烏沖突升級為戰爭后三天的時間,CBOT小麥5月合約暴漲18.5%,CBOT5月大豆期價在高位再次被拉至1759.25美分/蒲式耳,上漲10%,此后隨著恐慌情緒的釋放,谷物和油籽價格有所回調,但整體價格仍高于開戰水平。

    與大豆不同的是,谷物和油脂將在物流方面將備受考驗。因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葵油出口量占世界葵油貿易量的78%,占整體小麥貿易量的28%和世界玉米貿易量的18.6%,大豆貿易量則占比不足5%,物流影響較少。據悉歐洲一些需求已經轉向美國和南美,推升出口價格走高,盡管阿根廷后期出現了有益的降雨,但大豆期價受到其他谷物和油籽的拉動,仍在高位震蕩。

    20220409/57e123fd68b52748bf0d43e215eb676b.png

    數據來源:USDA,運營研發

    3.高期價高貼水,采購成本抬升,國內采購偏慢

    產量的急速調減推升進口價格大幅攀升。春節前后,巴西減產確定,CBOT大豆期價及巴西CNF雙雙跳漲,導致進口成本大幅上升。事實上,不僅期貨,貼水價格大幅攀升,海運費也是漲幅驚人。目前大豆升貼水里已有超1/3部分是海運費組成,并且貼水綜合價已經越過了去年舊作緊缺的最高點,刷新了十年新高水平。

    除了產量,巴西一些其它問題在今年也非常棘手。雷亞爾偏強,自上年10月至今升值13%,抑制前期農戶賣貨。生柴相關概念驅動帶來的超強壓榨利潤促使本土壓榨繼續積極和出口競爭大豆,農戶賣興被吸收速度快。農場價格不斷破歷史前高。近期略回落但仍處于同期最高。產地價高且惜售,造成盤面榨利持續性偏差,油廠無法提前鎖定利潤。

    20220409/513e6914a606ace7e9ebdfba60bc0220.png

    目前壓榨廠盤面榨利已經嚴重虧損200元/噸以上,整體油廠買船進度較慢, 4月船期采購進度80%,5月43%,6月10%,7-9采購進度更少,僅10月新作有一些采購,且油廠多被迫臨近采購窗口結束時才采購。最近一個月因俄烏政治局勢惡化空出一批較為劃算的海運費,國內趁機補了一批貨,但3月中旬市場又相對安靜了,成交不到之前的1/3。所以,今年傳統旺季暫時看不到大的到港,預計5-7月到港同比去年減少420萬噸左右。

    20220409/278fad472e0332a73a111273d09426b9.png

    數據來源:USDA,運營研發

    4.行業虧損疊加新一輪飼料漲價,產業鏈博弈白熱化

    從集團調研消費數據看,全國一、二、三線城市年初至今整體豬肉消費降幅10%左右,這與上游大幅漲價形成鮮明的對比。加上疫情重來,中小學校部分停課,部分企業實行居家辦公,讓下游開學促進消費的邏輯打了折扣,變得更加悲觀。

    但近端來看,生豬市場供應仍是寬松的,能繁母豬早在2020年下半年就已恢復非瘟前水平并繼續增加。出欄體重已經恢復115KG的常態,但整體肉類供應過剩的局面短期難以扭轉,預計養殖利潤仍會持續低迷,且飼料成本持續長時間漲價,將會促使下游遠期加速去化產能。

    大養殖集團的擴張更是難上加難,上市公司的利潤報告多顯示巨大虧損,這樣的利潤不支持繼續投資。散養戶成本低,虧損要少一些,外購仔豬比自繁自養虧損要小一些,但整體來看,當前全行業生豬養殖大多都在持續虧損,可以看到一些大型產業化生產者自用的飼料中,豆粕添加比例也逐漸下降到一般商品料無法達到的低比例。可以想見高原料價格和低迷的豬肉價格對生豬產業的壓力是非常大的,產能去化或將很激烈。

    蛋禽養殖微利。淘汰量始終上不去,也是考慮還有利潤,盡管這將從側面增加少許飼料需求;但蛋禽養殖整體利潤微薄,補苗積極性差,飼料成本是補欄的最大阻力,后期飼料需求堪憂。肉禽在經歷了去年虧錢的一年后,今年形勢仍不容樂觀。毛雞價格環比上漲,肉毛雞銷售收入增加,但出欄成本偏高,所以肉養殖依舊在持續虧損。

    養殖利潤差,補欄不積極,預計全國2季度整體油廠的大豆和豆粕都將繼續持續低庫存運營,高的原料價格將部分繼續反映在高基差上,預計今年內下游行業內部很大概率要經歷一次一些大的整合和出清,產業鏈博弈激烈。除非巴西后期像上一市場年度一樣,后期產量調增,或可緩解產地原料價格漲幅。

    二、市場后期觀察

    生產資料大漲以及俄烏開春播種不足可能導致的下一年度持續高價風險。驅動因素也是兩個,一個是全球生產資料上漲以及農產品出口大國俄烏,若戰爭持續將導致下一年度俄烏播種受阻將繼續支撐高的原料價格風險。

    1.俄烏導致種植中斷影響下年油籽供應

    俄烏的問題核心是它是個持久戰的東西還是個很快談判解決的問題。俄烏如何演繹,短時間很難有一個確切的東西供市場參考,因為戰爭走勢和何時結束本身很難預料。但很現實的問題是,這兩個國家都是農業大國,尤其是烏克蘭,是世界的糧倉。俄羅斯是資源大國也是全球第一大肥料國。全球大豆今年供給減少,意味著留給明年的緩沖墊本身比較薄,一旦俄烏戰爭持續,農業生產停滯,播種面積大幅減少,俄烏作為葵花籽和油菜籽主產國(見下圖紅圈),對世界油籽供應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且油籽間的替代效應也會支撐大豆價格不會太低,給我司經營帶來前端原料風險。

    2.全球種子、化肥價格飆漲,推升下年種植成本

    生產資料大幅上漲,這個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發生戰爭前就已經漲幅很大了,但有所回調,但俄烏戰爭后,化肥又開始新一輪飆升,截止3.15,美國鉀肥價格年比上漲66%;氮肥價格年比上漲89%。另外,種子、殺蟲劑以及地租也是一個連年上漲的態勢,美國地租漲幅尚好,中國和巴西今年漲幅很大。這些共同構成了全球大豆原料成本抬升的因素,需要警惕。

    三、政策建議

    1.繼續拋儲和輪換制度,調配階段性過剩和短缺。2020年通過釋放儲備大豆和動態儲備大豆緩解了短缺,今年在受制于原產地高價以及階段性農戶惜售的情況下,建議拋儲品種建議選擇側重大豆而不是直接全部拋豆油。因釋放大豆可同時緩解國內油粕雙緊局面,為應對國內階段性短缺起到關鍵作用,將儲備豆用在“刀刃”上。

    2. 繼續引導國內消費需求。引導飼料消費多元化,加大低蛋白日糧技術推廣應用力度,合理降低豆粕比重。加強食物與營養科學知識宣傳,提倡科學食油用油,改善居民消費習慣,減少浪費。

    3.根據區域供求,油廠加大調船力度。年末南方到港少,需求好,催生了極高的基差,后續油廠很多油廠把船都調到南方了。目前南方到港開始偏多,預計庫存將快速升高,北方后面相對緊張,建議油廠加快反應速度,靈活調配船至稀缺地方。

    4. 鼓勵糧油企業“走出去”。鼓勵骨干企業建立大豆進口、儲備、加工等全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協作機制,多元化滿足進口原料,提高我國在進口大豆方面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作者:李健 遲超  單位:中墾國邦公司)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