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神歸位,菜籽油開啟下半場

    2022-06-14
    摘要:

    菜籽油被賦予保障我國食用油供給安全的核心地位。我國菜籽油的加工、貿易及消費各方面均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積極變化;菜籽油的下半場正在精彩開啟。

    oilcn油訊

    20220614/660e7a964675515903e37894f52fd87a.png

    春賞油菜花,夏榨菜籽油。自5月中旬以來,從江漢平原、洞庭湖腹地到川西平原,各地夏收菜籽陸續傳來了豐收捷報;其中湖北省產量明顯提升,有望超越四川,奪回產量頭名。

    隨著產量的回升,中糧等大型榨油廠重新回到參與搶購國產菜籽的隊伍中來,極大地改變了往年國產菜籽多進入小機榨作坊的局面。

    油菜籽是我國第一大食用植物油源,菜籽油是國內消費量第二大的食用油。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在長江流域開發冬閑田擴種油菜;菜籽油被賦予保障我國食用油供給安全的核心地位。

    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國菜籽油的加工、貿易及消費各方面均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積極變化;以2022年為分水嶺,菜籽油的下半場正在精彩開啟。

    上半場:跌宕起伏 濃香小榨成贏家

    20220614/296f80a7723e96fc0cd39253be75c7e5.jpg

    在2002年以前,菜籽油是中國消費量最大的植物油,其次是豆油、花生油。隨著大豆進口迅猛增長,便宜的大豆油變得更有競爭力;從2003年開始,菜籽油讓位于豆油,變成了老二。

    為了促進油菜籽生產和保護農民利益,從2008到2015年,我國在主產區連續實施7年的菜籽(油)臨儲政策;但也逐漸產生和積累了一些矛盾問題。

    2015年臨時收儲政策取消是一個節點,菜籽油產業發展迎來陣痛期。國內油菜籽種植面積逐年下降,且國內油菜籽價格遠高于進口菜籽,壓榨菜籽持續虧損,長江流域油菜籽壓榨企業紛紛轉型或停產,規模企業轉而壓榨大豆,小型榨油作坊則因固定投資小,運行成本低而盛行;這導致國內菜籽油產量停滯不前。

    2015年至2018年,雖然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向市場投放臨儲菜籽油;但進口菜籽油及進口菜籽榨取成為滿足國內菜籽油需求的主力。

    在這一時期,沿海地區進口菜籽壓榨產能擴張明顯,陸續投資建設了十幾條油菜籽壓榨生產線;因為在2009年,我國商檢部門在進口油菜籽中發現黑脛病,規定進口油菜籽只能在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河北、遼寧、天津等7個非主產區入關,并且就地加工,不得異地轉售。

    沿海油脂企業依靠進口油菜籽和菜籽油的低成本優勢,向長江流域、云貴川及西北等內陸地區銷售低成本初級油或成品油,“東油西送”使得菜油對外依存度自沿海至內地滲透。

    及至2019年,因多次檢測出危險性有害生物,我國暫停了兩家問題嚴重的加拿大菜籽企業對華出口資質,國內大型油脂集團為規避檢疫風險,暫停加工進口菜籽,轉而壓榨大豆。2020年東南沿海地區正常加工進口油菜籽的企業僅5家,使得近兩年進口菜籽壓榨產量大幅下滑。

    與此同時,國產濃香小榨菜籽油興起,成為菜籽油行業的最重要驅動品類。

    小榨菜籽油“原汁原味”的風味特征深受消費者認可,隨著餐飲業的蓬勃發展,市場需求連年走高,也成為菜籽油小包裝產品中的主流。

    國產油菜籽主要用作生產小榨濃香菜油,分布在油菜主產區的小型榨油廠及榨油坊逐步顯現出其特有競爭力,四川、重慶等內陸地區菜籽油企業更出現了擴容增能、逆勢而上的繁榮景象。

    下半場:全員出擊,巔峰可期

    20220614/0d4cf9131ed769fef8f32d79c0f4bfb4.jpg

    在菜籽油的上半場,產能擴大與原料供給不足的矛盾伴隨始終,生產端油企難以全陣容發力出戰,消費端濃香小榨一直獨秀。如今這一矛盾有望逐步化解,隨著“眾神歸位”,菜籽油的下半場將迎來新的增長和飛躍。

    首先,在“油瓶子”多裝中國油的戰略下,國家對油菜產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史無前例。

    油菜和大豆均為油、蛋白兼用作物,油菜不但是進口大豆的最佳替代品,更具有“菜、花、蜜、油、肥、飼”等多種功能;發展菜籽油類產品是推進食用油原料供給國產化、保障食用油供給安全的關鍵落子。

    據悉,今年夏收油菜籽面積有望自2015年以來再次突破1億畝,未來油菜種植面積和產量還將持續增長;這將有力地支撐油脂企業恢復及擴大國產菜籽油加工產能。

    另外今年我國恢復兩家加拿大菜籽出口商的市場準入,中加菜籽貿易趨向正常,同時自俄羅斯等國多元化進口菜系產品趨勢明顯,有利于油脂企業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保障菜籽油原料供應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在消費方面,雖然因疫情及全球植物油供應緊張狀態持續,菜籽油價格居高不下,加上餐飲業疲弱不振,導致去年以來濃香菜籽油的消費出現萎縮現象;但隨著消費者健康理念的崛起,菜籽油多元化、品質化的消費潛力開始顯現,雙低菜籽油、功能型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的供給,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豐富多樣、營養健康的選擇。

    在菜籽油的下半場,油脂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將面臨布局上游原料供給及下游差異化產品創新能力的考驗。以中糧、益海嘉里、道道全、魯花為代表的頭部企業;以天府菜油、湖北菜籽油、湖南菜籽油等以公共品牌為引領的地區龍頭企業,以及遍布鄉村的菜籽榨油坊,都將繼續各施所長,各顯神通。

    菜籽油脂肪酸均衡,是特別適合中國烹飪方式且貼近普通百姓的植物油。如今在國家政策的加持下,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菜籽油的生產和消費總量必將持續提高,產業競爭格局也將進一步優化。假以時日,菜籽油或將重回消費第一寶座。

    菜籽油的下半場,可以預見也值得期待。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