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相了618:買菜吃肉未必要靠傳統電商,未必要擠618

    2022-06-18
    摘要:

    根據今年久謙、國泰君安向36氪提供的618預售數據,食品飲料主要類目銷售額均有明顯下滑--飲料沖調、糧油速食下滑了30.5%和33.5%,休閑零食預售額幾乎折半。

    36氪

    已經搞了15年的“618”大促銷,今年這屆最具“救命意義”。 

    在奧密克戎的侵襲下,我們的消費生活今年再次被打亂——數據上,在最具挑戰的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跌了11.1%,這對于習慣了一直上漲的我們來說是個少見經驗;落到每個人的真實體感上,你或許出于擔憂,不止一次囤了米面糧油,但衣服口紅這種可買可不買的,已經很久沒有剁手。 

    消費信心恢復了幾成?消費復蘇需要多久?今年的618正站在這樣一個關鍵路口,具有極強的指征意義。 

    雖然“艱難”局面不出意料——多方數據都顯示,除家用電器、母嬰和寵物用品等少數類目外,今年618的預售成績同比都出現了下滑——但經過一輪商家訪談,我們仍發現存在一些“復雜地形”,一些“生存之道”。 

    先來看看36氪根據今年1-5月社零數字整理的、同比表現最差和增長最好的幾個品類:暫緩大宗消費在意料之中,汽車、金銀珠寶、以及折射著房產市場的家具、建材品類,持續躋身跌幅榜前列;同時,人們也減少了服飾、化妝品的消費,在情況最嚴峻的4月,這兩個品類跌幅均達22%左右。 

    上漲幅度最大的品類,則體現出強烈的“剛需”特性和疫情特色:糧油、食品和飲料,過去四個月每個月都是上漲的;同樣堅挺向上的,還有藥品和石油及其制品。 

    20220618/6d323c3a0d2cf6d8789edd2798b14055.jpg

    消費環境的宏觀變化直接影響了商家們參與618的決策。 

    毛利較高的服裝、美妝過去是大促主力,但由于今年需求格外不振,服裝商家們參與促銷的熱情不高,甚至許多“不高不低”的品牌直接放棄了618;與之相反的是,低毛利的3C為了“保命”咬牙讓利,沒有一家手機品牌在促銷上掉隊。 

    還有一些明顯的變化:今年618不再是被商家視為上半年營銷的收割場,而是為下半年做準備,大品牌對于短期ROI看得更淡了;抖音和快手對3C以及美妝品類的扶持力度在618空前加大,這讓京東和天貓感受到壓力。 

    回顧2020年疫情最初爆發之時,一位頭部電商代運營負責人對36氪回憶,那輪消費在線上回溫大概花了4到5個月時間,食品、百貨等日常剛需恢復最快,而服飾、汽車、箱包等品類的復蘇,甚至花了兩個季度。 

    20220618/bd2866e821e0f0bc9e3cd37d405c559d.jpg

    今年又該怎么做?我們認為不該去“賭”短時期內消費的巨大反彈。36氪訪談的諸多商家、從業者,都選擇控制風險,竭力尋求一個確定的生意。 

    由于平臺方未公布、乃至不會公布今年618的全貌數據,36氪通過上市公司財報、第三方行業數據,以及與各品類商家、代運營商的訪談,試圖拼出一幅2022年618、或者說今年上半年消費品市場的面貌。 

    我們的關鍵結論包括:

    食品飲料:買菜吃肉未必要靠傳統電商,未必要擠618

    無論什么時候都得吃飯。 

    社零數據的表現證明,今年上半年,食品、飲料位居增長最前列,過去三個月均錄得超過10%的增長——群體囤貨是這種超水平上漲的原因。 

    20220618/19b42d5f9b97bf6108654b09f36519b7.png

    囤貨類品類是疫情的受益者,比如咖啡、糧油米面等。精品速溶咖啡隅田川的CMO向36氪透露,今年一季度,他們的業績同比增長了200%,5月的銷量達到了歷史單月銷售額新高,并且已經超過了去年的雙11。不過即便如此,他們對于618也抱著“謹慎樂觀”的態度,準備的節奏也“遠不如去年雙11那樣雞血”。 

    從618預售來看,咖啡類目頭部品牌表現均比較亮眼,永璞預售當日開售15小時超過去年預售首日全天,三頓半預售額同比增加了超100%;預制菜也有較好增長,今年京東618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00%。 

    在抖音,食品飲料也是2022年上半年唯一廣告投放在增長,且GMV也在增長的品類。從蟬媽媽提供的抖音數據來看,今年咖啡/乳飲/沖調、糧油米面/調味品等囤貨型品類的銷售額增長較快,Q2比Q1增長了約20%,而零食/堅果/特產則有所下滑。 

    但今年持續的疫情,讓消費者更愿意從線下、同城零售平臺下單,以回避在電商下單可能無法及時送貨的風險。 

    于是出現了一個堪稱矛盾的現象:根據今年久謙、國泰君安向36氪提供的618預售數據,食品飲料主要類目銷售額均有明顯下滑——飲料沖調、糧油速食下滑了30.5%和33.5%,休閑零食預售額幾乎折半。

    20220618/481ef8249d36570f5ec1b5d1bf812380.jpg

     受制于疫情對物流的影響,電商的生鮮品類下滑堪稱驚人——618預售銷售額下滑了84.7%。

    在抖音也一樣,一位官方服務商對36氪稱,生鮮類目影響非常大,部分子類目下滑可能超過了50%。 

    真實生活中,買菜吃肉是剛需,但今年的618大促卻不值得搞了——去年生鮮電商都在大搞生鮮618,今年此類活動已經完全消失。 

    618銷售額下滑的另一重原因,則來自于品牌方對大促的有心無力。相當一部分食品飲料品牌集中在華東地區,疫情到來之后,這些品牌的銷量和生產都遭到了嚴重影響,也打亂了原本參與大促的節奏。 

    有在上海的品牌方告訴36氪,疫情發生之后,他們原有的訂單退貨率從2-3%飆升到了30-40%,盡管已經多方面協調,疫情也導致他們合作的多家品牌工廠停擺、部分商品沒有充足貨源,更別提像往年一樣為了618提前備貨。

    在上海6月1日物流解封后,他們要做的首先是把前兩個月欠的幾萬個訂單發掉,這些工作會持續到6月中下旬,因而只能放棄618的前半程。 

    有抖音上的服務商也向36氪提到,因為供應不足,部分品牌直播間里無貨可發。一位服務商表示,他所服務的兩個知名品牌,分別在華東和內蒙,前者貨都被攔在上海的倉庫,直接影響到了日銷乃至618的銷量,后者幾乎沒受到任何影響。 

    同時,食品飲料品牌也在拓展新渠道。一位在雀巢電商人士告訴36氪,雀巢今年上半年和大促在向拼多多和社區團購渠道傾斜,在下沉市場和本地生活尋找人群增量。此外食品公司也開始直接在抖音賣貨。有服務商對36氪透露,初步估算旺旺今年有5000-6000萬的抖音投入。 

    基于此,基數較小的抖音倒是增長頗快。根據飛瓜抓取的抖音618半程銷售額數據(6.1-6.9),食品飲料除了酒類以外,所有子類目均實現超100%的增長。 

    但即使是在抖音上,受整體環境的影響,商家對618大促也比往年謹慎。服務過旺旺、香飄飄、RIO等多個食品品牌的抖音服務商也表示,品牌們618的重點是新品宣發,投放縮減,價格力度也與日銷差別不大。根據去年經驗,618在抖音并不是最關鍵的促銷節點,“有一個小小的上漲,但絕對不是爆發式的增長”,而且618流量價格很高,不夠劃算。 

    部分商家已將營銷計劃騰挪到七八月份,對直播電商的玩家來說,818可能會是一個更能沖量的節點。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