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跌跌不休,油脂市場“熊”來了?

    2022-07-06
    摘要:

    自6月中旬開始,油脂行情急轉直下,出現了斷崖式的連續暴跌。大跌行情的演繹是否標志著持續了兩年之久的油脂牛市迎來終結?

    oilcn油訊

    20220706/357d73b5f465f154dcb5dcb6d0536f58.png

    "眼見其起高樓,眼見其樓崩塌”。自6月中旬開始,油脂行情急轉直下,出現了斷崖式的連續暴跌。領頭羊棕櫚油瘋漲告終,國內期現價格一瀉千里,從高高在上的萬元戶跌向四位數,幾乎抹去了2022年以來全部漲幅。指標商品芝加哥大豆期貨跌破14美元關口,已經跌回俄烏沖突爆發前的水平。

    大跌行情的演繹是否標志著持續了兩年之久的油脂牛市迎來終結?

    為何大跌?

    近一個月來,國內外油脂價格持續下跌,主要受宏觀經濟和基本面兩方面影響。

    今年以來,在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的雙重沖擊下,多個國家面臨“萬物齊漲”的通貨膨脹壓力,各國央行紛紛通過收緊貨幣政策來抑制物價上漲。

    6月16日,美聯儲祭出75個基點的“暴力”加息,幅度為1994年以來最大,而至年底美聯儲仍有四次議息會議。

    激進的加息措施引發市場擔憂美國等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勢必會對商品需求產生影響,資金開始撤離大宗商品市場。隨著“衰退交易”升溫,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普遍從高位回落,從能源、金屬到農產品幾乎無一幸免。7月5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跌破100美元大關。

    油脂油料作為具有金融屬性的商品,同樣無法抵擋住投機資本的退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投資者對豆油的多頭押注已降至23個月以來最低水平。

    基本面方面,棕櫚油頭號生產國印尼的出口政策持續擾動市場,目前從之前的“出口限制”反轉向“出口推動”政策。

    高庫存脹庫的壓力迫使該國在短期之內迅速放寬出口政策,允許棕櫚油企業出口其國內銷量的7倍,而此前是5倍。與此同時,受到印尼加速出口的擠壓,同樣作為棕櫚油主產國的馬來西亞正處增產季節,但出口量正在逐漸下降,市場預期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和產量都將增加,后期將出現供過于求。

    這使得國際端棕櫚油的供應從緊張轉變成寬松,供給格局出現逆轉,導致價格跌跌不休。7月6日,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棕櫚油期貨合約跌停,已從4月的創紀錄收盤價下跌超過40%,來到一年來最低水平。

    后市如何?

    宏觀經濟和基本面同樣也將成為未來決定油脂價格走向的因素。

    就全球宏觀環境而言,多家機構判斷,在各國收緊貨幣政策背景下,美聯儲的加息縮表在年內可能都會較為激進,隨著利率上升和經濟衰退威脅日增,大宗商品趨勢處于熊市,價格可能易跌難漲。

    原油作為大宗商品之王,與油脂油料產品的聯動性不斷增強。花旗銀行分析師預測,受經濟衰退影響,原油價格在年底前可能暴跌至每桶65美元。不過摩根大通在一份報告中警告,如果美國和歐洲的制裁使俄羅斯實施報復性減產,原油油價則可能達到每桶380美元。

    目前還很難判斷原油價格到底會呈現怎樣的變化,但劇烈波動將是趨勢之一。

    基本面方面,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包括谷物、食用油在內的糧食價格已經見頂,全球糧食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

    隨著東南亞主產國棕櫚油進入旺產期,下半年北半球大豆和菜籽也將相繼迎來收獲上市,全球油脂油料供應改善;原油等石化燃料走跌也將減少對生物柴油等綠色能源的需求,預計國際油脂價格重心將逐漸回落。

    目前主要油籽還處于生長期,未來影響產量最重要的因素仍是天氣,不排除發生干旱和極端天氣的可能。有分析師指出,油脂價格未來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來自于美豆。

    美豆三季度處于天氣炒作窗口,若本年度產量出現問題,則有望推動油脂板塊再度出現階段性走強。但天氣題材有限,價格有反彈難反轉,四季度南美大豆播種,產量前景樂觀,整體價格重心預計進一步下移。

    國內方面,由于我國油脂油料對外依存度高,隨著海外油脂油料供應的增加,進口成本下行將有利于我國壓榨和進口利潤的修復,供需格局改善,國內油脂價格重心將跟隨外盤呈現逐漸下行的趨勢。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專家在近日舉行的線上會議上表示,前期,在國際油脂油料價格上漲時,企業面臨生產經營風險。當前,國際油脂油料價格出現急速下跌,更是對國內相關企業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對我國油脂油料加工企業來說,第三季度仍然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