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cn油訊
疫情持續、地區沖突、極端氣候......多重打擊下,國際小麥、玉米、植物油價格都經歷了一輪狂飆,這些糧食產品都是食物加工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因此會導致各種食品的價格產生連鎖反應,許多國家的消費者正面臨吃飯變得更貴的壓力,一些國家甚至可能陷入饑荒境地。
全球正面臨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問題,人們開始重新審視糧食的生產與供應,重新思考如何加強合作、協力應對風險。
19世紀以來的全球化進程創造了一個全球糧食生產體系,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在世界各地種植,一些幅員遼闊的國家生產了大部分農產品,對于養活世界人口至關重要。根據2016年的一項研究,全球居民飲食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農產品來自遙遠的地區。
哪些國家生產了我們的大部分食物,支撐了世界糧食供給?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三大主糧的生產國
2020年全球農作物產量達到創紀錄的98億噸。雖然我們生產的農產品種類繁多,但在2019年,四種農產品卻占到世界總產量的一半:
甘蔗以19億噸位居榜首,占總產量的21%。緊隨其后的是玉米,產量超11億噸(12%);以及產量均接近8億噸的小麥和大米(各占比8%)。后三者在世界各地普遍種植,是喂養人類的三大主要糧食作物。
1、玉 米
玉米是第一大糧食作物,是全球產量最高的谷物。2020年產量超過11億噸。玉米之所以成為一種廣泛種植的作物,是因為它易于種植、干燥、儲存和運輸。
如今除了南極洲以外,所有大洲都種植玉米。2020年,超過165個國家生產玉米;其中在16個國家,玉米產量居農產品之首。
目前美國是最大的玉米生產國,產量超過3.6億噸;緊隨其后的是中國,2020年的玉米產量為2.6億噸。在地球的另一端,巴西收獲了超過1億噸玉米,位居世界第三大生產國。
這三個國家共同生產了世界上約三分之二的玉米。
烏克蘭是玉米生產的另一個重要參與者,產量超過3020萬噸。其鄰國俄羅斯的玉米產量為1380萬噸。
2、小 麥
小麥是第二大糧食作物,2020年全球小麥產量超過7.6億噸。適宜的耕種條件使小麥成為各個國家的主要農作物。
2020年,全球126個國家種植小麥,其中有13個國家,小麥為產量最高的農作物,包括俄羅斯、法國和加拿大。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產國,2020年小麥產量超過1.3億噸;印度是第二大生產國,小麥產量超過1億噸。
俄羅斯是第三大小麥生產國,小麥產量超過8580萬噸。其鄰國烏克蘭是全球第八大小麥生產國,生產了2490萬噸小麥。
3、大 米
大約13,500年前,中國人馴化了第一批水稻。從那時起,大米就成為了養活世界一半人口的主食。它在全球110多個國家種植,2020年總產量達到7.57億噸。
亞洲生產世界上89%的大米,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產國,2020年產量約2.1億噸。印度是第二大大米生產國,產量約1.8億噸。
大米是12個國家產量最高的農作物,包括孟加拉國(5490萬噸)、緬甸(2510萬噸)、柬埔寨(1090萬噸)、尼泊爾(550萬噸)和斯里蘭卡(510萬噸)。
七大農業強國
農業是世界經濟活動的支柱。2020年,全球農業產值達3.6萬億美元,全球農業產量的一半出自亞洲,中國和印度等經濟體是主要貢獻者。歐洲占世界農業產量的十分之一,其中俄羅斯、烏克蘭、西班牙和德國是主要的農業生產國。
與此同時,北美洲約占世界農業產量的8.5%;南美洲占世界農業產量的六分之一,其中巴西和阿根廷的農產品貢獻突出。
哪些國家生產了我們的大部分糧食和食物?以下七大農業強國位居前列。
1、中 國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之一,2020年的農業總產值為1.1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中國耕地面積不到世界耕地總面積的9%,卻生產了世界25%的糧食,是小麥、水稻、西紅柿和土豆等30多種農作物的主要生產國,成為維護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2020年,中國是全球小麥、水稻最大生產國,也是土豆(7810萬噸)、西紅柿(6470萬噸)、黃瓜(7270萬噸)和菠菜(2850萬噸)的最大生產國。
同時中國也是多種農產品的第二大生產國,包括:玉米(2.6億噸)、雞肉(1510萬噸)、香蕉(1150萬噸)、油菜籽(1400萬噸)。
2、美 國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農業生產的重要參與者,這要歸功于其土地結構、自然資源和技術進步。2020年美國農業產值1347億美元。
2020年,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國,產量約占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它還出產全球一半以上的杏仁和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藍莓。
美國還是全球牛奶(1.012億噸)、雞肉(2040萬噸)、肉類(1230萬噸)和高粱(940萬噸)的最大生產國。
此外,美國還是多種農產品的世界第二大生產國,包括:大豆(1.1億噸)、甜菜(3040萬噸)、豬肉(1280萬噸)、蘋果(460萬噸)。
3、俄 羅 斯
在過去的20年里,得益于投資和技術發展,俄羅斯的農業產業發展迅速,產值從2000年的100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855億美元,成為全球糧食生產大國。
如今,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大麥和甜菜生產國,分別占世界總產量的13%和14%。俄羅斯還生產了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葵花籽和六分之一的燕麥。
此外,俄羅斯是小麥和黑麥的第三大生產國。
4、巴 西
由于全球需求增長和技術進步,巴西農業一直在突飛猛進。2020年,巴西農業產值達到850億美元。
巴西以生產谷物、油籽著稱,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甘蔗、咖啡和橙子生產國。
2020年,巴西生產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大豆(1.2億噸)、咖啡(370萬噸)和橙子(1670萬噸)。全球約一半的甘蔗產量(40.5%)、全球六分之一的肉類產量來自巴西。
巴西也是玉米(1億噸)、牛奶(3650萬噸)和雞肉(1370萬噸)的第三大生產國。
5、印 度
2016年,農業占印度GDP的23%,59%的勞動力以農業為生。農業對印度的國民經濟至關重要。
2020年,印度生產了全球一半的芒果(2470萬噸)和全球20%的小麥(1.075億噸)。印度生產的大米(1.78億噸)、甘蔗(3.7億噸)和香蕉(3150萬噸),均約占全球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印度是多種產品的第二大生產國,包括:牛奶(8780萬噸)、西紅柿(2050萬噸)、土豆(5130萬噸)、橙子(980萬噸)。
6、西 班 牙
憑借有利的氣候條件和悠久的種植歷史,西班牙成為歐洲領先的農業生產國,提供種類繁多的農產品。2020年,西班牙的農業產值為544億美元。
西班牙以蔬菜和水果而聞名。2020年,超過三分之一的農業產值來自蔬菜和水果種植。
西班牙是世界最大的橄欖生產國,2020年橄欖產量超過81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39%。此外,西班牙是大麥(1140萬噸)和桃子(130萬噸)的第二大生產國。它還生產了全球十分之一的杏仁。
西班牙具有種植葡萄的傳統,產量達680萬噸,是全球第三大葡萄生產國。
7、烏 克 蘭
歸功于其肥沃的土地和過去幾十年的現代化努力,烏克蘭如今已是農業超級大國,主要農作物的總產值達214億美元。
烏克蘭是世界最大的葵花籽生產國,2020年產量達1310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烏克蘭被認為是歐洲主要糧倉地區之一,生產超過3020萬噸玉米、2490萬噸小麥和760萬噸大麥。
此外,烏克蘭還是世界第三大土豆和南瓜生產國,2020年產量約為2100萬噸和130萬噸。
我們還需了解是,由于全球化,各國可以交換農產品并縮小農業生產的差距。貿易同國內生產一樣,在改善全球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今全球出口最多的農產品是小麥、大米、大豆、玉米、大麥、油菜籽、棕櫚油、葵花籽和香蕉,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包括:美國、荷蘭、巴西、中國、德國。
隨著中國、印度和巴西等經濟體的崛起,發展中國家成為全球農業出口的主要參與者。這些經濟體提高了生產能力,這意味著它們對糧食進口的依賴減少了。
作為世界第一大糧食生產國,中國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重大貢獻。中國人不僅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還積極參與全球消除饑餓行動和糧食貿易,為應對全球糧食安全問題作出積極貢獻。
當今全球糧食系統面臨更高的風險,食品價格高企將影響所有人,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世界需要更多合作,各農業強國有責任攜手共建更高效、更公平、更共享的全球糧食供應體系,才有機會化危為機。
【注:本文數據來源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銀行、美國波托馬克大學研究報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