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油脂油料是我國開放度最高、競爭最激烈、境內外市場聯動性最強的產業之一,我們的企業正與世界各國的領先企業同場競技;而這些企業已不能簡單地被定義為油企或糧商,他們構建了多領域全產業鏈,并不斷革新以保持基業長青。“全球農企面面觀”專題將追蹤涉及油脂產業的國際農糧企業最新動向,為國內糧油企業認清行業趨勢,應對產業變局提供參考。
新冠疫情、地區沖突及氣候惡化導致全球糧食供應緊張,而消費者在價格上漲之際對食品的需求依然強勁,這種情況意味著占據行業龍頭地位的跨國糧商將獲得更多利潤。
在傳統的四大國際糧商中,ADM是最年輕的成員,擁有120年歷史;而Bunge邦吉為最老字號,已有200多年歷史;兩者的共同之處是均為美國的上市公司。
有一項指標分外鮮明地顯示兩家公司在這輪農產品牛市中是如何地順風順水,那便是它們的股價。
2020年3月新冠疫情席卷全球,ADM、邦吉股價分別跌至每股28.92美元、29美元的低點。此后不久,全球農產品開啟了持續兩年之久的牛市,大豆、玉米、小麥等糧食價格不斷攀升,基于全球化的布局和經營,國際糧商們的利潤隨之水漲船高。
ADM與邦吉的股價亦持續上行,在4月21日,ADM、邦吉股價雙雙創下了歷史新高,分別達98.88美元、128.4美元,相比兩年前的低點,股價已暴漲三、四倍之多。
進入三季度,國際糧油價格已降溫,兩家公司股價雖有所回落,但仍處于歷史相對高位。截止9月9日收盤,ADM股價91.47美元,市值512.75億美元;邦吉股價96.89元,市值147.17億美元。
回首2022年二季度(4月-6月),國際農糧業的“灰犀牛”、“黑天鶴”事件接踵而至,包括兩個糧食大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爆發軍事沖突、以印尼棕櫚油出口禁令為代表的糧食保護主義在全球蔓延。因此, 國際糧油市場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極端行情。
高波動、高價格和高成交量卻給糧商們帶來了豐厚的利潤,這也引發了社會輿論的猛烈抨擊。
國際糧商究竟靠哪些業務賺錢?對未來市場有怎樣的判斷?通過這兩家企業的二季報,我們來一窺究竟。
ADM 2022年二季報
ADM總部位于美國芝加哥,年營業額超過800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籽、玉米和小麥加工企業之一,其生產逾270種農作物加工產品,應用在全球的食品、飲料、營養保健、工業及畜牧飼料市場上。
在國際糧商陣營中,ADM的盈利能力名列前茅。自去年以來,連續六個季度的盈利都高于市場預期,華爾街將該公司的股票喻為“跑贏大盤的抗通脹利器”。
這得益于其多元化的業務結構,整體收入主要來自于三大分部:農業服務與油籽、碳水化合物解決方案、營養品。ADM還受益于投資多家企業的股權,其中包括持有新加坡豐益國際約22%的股權,這帶來了不錯的投資回報。
財報顯示,ADM今年第二季度營業額為272.84億美元,同比增長19%;利潤總額為18.49億美元,同比大漲59%;三個月中,所有工廠的油籽(大豆等)加工總量達820.8萬噸,玉米加工量達477萬噸。
農業服務與油籽 表現最佳。該部門利潤11.19億美元,占比達60%,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一倍多。
這一部門主要經營全球農產品貿易、油籽壓榨等。
具體而言,由于全球谷物需求強勁,農產品的出口量(尤其是南美洲)和利潤均得以提升;大豆等油籽壓榨業務實現了更高的利潤,因為各地區對豆粕和植物油的需求保持強勁;精煉業務的產品為植物油和生物柴油,利潤與去年大抵持平;來自豐益國際的收益高于去年同期。
碳水化合物解決方案 該部門主要從事玉米和小麥的加工,產品包括甜味劑、淀粉以及乙醇(生物燃料)。該分部利潤為4.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3%。
因為今年二季度食品需求量已經接近疫情爆發前的時期。玉米副產品,包括對玉米油的強勁需求和有效的風險管理,推動了乙醇和甜味劑的利潤率上升。
營養品 包括人類和動物營養,產品有大豆蛋白、食用香精、益生菌、氨基酸、可溶性纖維、植物提取物等食品和飼料成分。該分部利潤為2.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9%。
邦吉Bunge 2022年二季報
邦吉總部位于美國圣路易斯,年營業額超過400億美元,是一家一體化的全球性農業與食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大豆和谷物加工商之一,也是特種植物油脂的領先生產商和供應商。業務涵蓋農業、食品業、糖業和生物能源。
在國際糧商中,邦吉經營規模較小、多元化程度較低,業務高度集中于油籽生產和加工。
財報顯示,邦吉今年第二季度營業額為179.3億美元,同比增長16.5%;核心部門息稅前利潤為7.09億美元,同比增長29%;實現連續第11個季度的同比收益增長。
邦吉主要有三大核心業務板塊:
農業綜合:包括農產品的加工和貿易。涉及大豆、菜籽和葵花籽等油籽,以及小麥和玉米等谷物。
該部門二季度營收127.47億美元,息稅前利潤為3.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
加工業務取得較高業績主要受美國和巴西大豆壓榨的推動,但貿易業績有所下降,因為受到運費飆升、港口堵塞等海運問題的影響。
精煉油和特種油:向食品生產商、連鎖餐廳和批發商銷售包裝和散裝油脂。
二季度營收44.45億美元,息稅前利潤為2.1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增89%。該部門所有地區的業績都有所改善,其中北美和歐洲的表現尤為突出,這都得益于強勁的食品需求以及美國強勁的燃料需求。
碾磨制粉:提供小麥粉、玉米粉玉米片、大米和烘焙混合物等產品。
二季度營收6.77億美元,息稅前利潤為1.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增220%。北美和南美小麥加工利潤率的提高以及供應鏈的有效風險管理推動了業績的改善。
對后市怎么看?
在經歷了長達數月的飆升之后,包括玉米和小麥在內的農產品價格開始下跌。烏克蘭和俄羅斯達成通過黑海出口谷物的協議后,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和對世界糧食短缺的擔憂正在緩和。
在七月底財報公布后的電話會議上,兩大糧商巨頭高管分別與證券分析師進行了交流,均認為即使價格下跌,全球農產品供應面臨的壓力短期內仍不會解除。
ADM首席執行官盧西亞諾表示,“盡管大家都在談論加息,但利率上升并不會產生糧食。我們需要北美和南美都有兩年豐收,才能稍微舒緩目前的供需庫存。”
他談到,與俄羅斯的出口協議可以釋放被困在烏克蘭筒倉中的數千萬噸糧食,并有助于緩解部分糧食供應緊縮,但貨物開始流動還需要時間。航次的保險成本也很高,可能難以為更大規模的交易獲得融資,也難以建立對交戰國之間的交易能夠維持的信心。
食品需求在過去15年中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長。而在經濟衰退中,食品比其他商品更具抗風險性,因此預計需求不會大幅下降。另外,對家禽用豆粕等動物飼料及植物基生物燃料的需求仍然強勁,因為生物燃料與更長期的減排舉措有關。
盧西亞諾還表示,從公司中國團隊傳來令人鼓舞的報告,中國的餐飲行業正在從疫情中復蘇,食用油需求也隨之復蘇。
邦吉首席執行官赫克曼則表示,今年北美的大豐收將有助于緩解全球作物供應的壓力。然而麻煩依然存在,美國某些地區出現了高溫和持續干旱。
赫克曼對俄烏達成貿易協議的樂觀情緒持謹慎態度,他表示全球市場都需要烏克蘭的農產品,但供應恢復過程將是緩慢的。
兩大糧商高管均預計其公司有望在下半年繼續實現強勁的業績增長。
眼下已進入三季度末期,國際糧油市場仍風聲鶴唳,兩大糧商又將交出怎樣的三季報?關注油訊,持續為您帶來專業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