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證券:油脂行情逐步降溫 加工企業有望受益實現業績彈性

    2022-09-22
    摘要:

    南美新作生長關鍵期尚未到來之前,天氣炒作對油脂行情逐步降溫,油脂加工企業有望受益于成本改善,實現業績彈性。

    東方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全球油脂價格在羸弱的生產預期下保持低位運行,高庫存依然是掣肘價格上行的核心因素,在南美新作生長關鍵期尚未到來之前,天氣炒作對油脂行情逐步降溫,油脂加工企業有望受益于成本改善,實現業績彈性。

    東方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油脂復盤:供需因素輪番主導,價格波動大起大落。

    過去20年間,油脂出現了6次上漲,價格波動幅度最大超過200%,油脂價格對供需、經濟、能源均表現出較強的敏感性,其分析邏輯:

    1)供需框架:庫消比決定價格中樞。拉長周期來看,期貨價格與預測年度庫消比呈現明顯的反向關系。

    2)經濟與能源屬性:改變價格的另一股力量。一方面,植物油的主要用途是食用消費,且餐飲消費的比重達到49%,消費強弱會通過宏觀經濟環境的景氣程度來反應,因此油脂價格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另一方面,隨著植物油制備生柴產量的增加,進入燃料領域的植物油價格顯現出“能源屬性”,從品種上看,棕櫚油、大豆油、菜籽油等產量較大的油脂品種在全球生物柴油中的占比也較大,因此與原油價格的聯動性也十分密切。

    供給端:高位庫存結轉,新作預期豐產。

    1)棕櫚油:22/23新作產量達到7916萬噸,同比增加4.2%;庫消比22.3%,同比增加0.5pct。由于舊作棕櫚油產量較高,棕櫚油結轉庫存已經處于歷史高位,因此新作的產量情況對價格的影響較為有限,關鍵在于庫存釋放節奏。從兩大主產國來看,印尼的高庫存狀態最為明顯,6月庫存達到668萬噸,同比增加55.7%,隨著出口政策的放開,印尼的高庫存有望釋放,但是也壓制馬來西亞的出口節奏,馬來西亞庫存近月持續攀升,8月達到209.47萬噸,同比增加11.6%。

    2)豆油:美豆受天氣影響的減產在9月落地,但是全球新作大豆的產量預計仍將增加10.3%,庫消比上升1.5pct至26.2%,增產主要來自于南美,受去年干旱影響,南美單產大幅受挫,新作增產基于南美單產大幅改善的預期,雖然當前拉尼娜現象依然持續,但是南美大豆的關鍵生長期從明年1月開始,天氣炒作密集期尚未到來。

    3)菜籽油:加拿大菜籽已經進入收獲階段,由于生長期天氣較好,預計全球新作產量較去年增加12.6%至8314萬噸,庫消比增加2.6pct至9.1%。

    4)葵花油:22/23年度全球葵花籽預計產量5194.8萬噸,同比減少9.1%,俄烏沖突顯著影響了烏克蘭的農業生產,進而壓縮了葵籽產出預期。產量的下降導致庫存減少,新作庫消比降低1.8pct至12.8%,但是由于21/22年度高產,全球葵花籽庫存達到了755.7萬噸歷史高位,因此當前葵花籽的供應體量是充足的,核心關注高庫存的出庫情況。

    需求端:食用需求恢復,生柴政策調整。

    預計22/23年度的全球消費量2.13億噸,同比增長3.2%。油脂需求主要包括食用(73%)和工業(26%)兩個部分。

    1)食用方面,22/23年度全球植物油食品消費預計增加527.7萬噸,其中中國預計增加262.2萬噸,同比上一年度增加7.5%,但由于21/22年度消費減少至3508.5萬噸,新作同比20/21年度增加僅不到1%。受疫情沖擊,國內食用油需求明顯下滑,豆油、棕櫚油庫存位于低位,后續仍需關注消費復蘇帶來的補庫需求兌現。

    2)工業方面,2022/23年度植物油工業用量5556.3萬噸,同比增加5.8%,生物柴油生產是食用油工業消費的主要形式,但與過去不同,植物油制生物柴油受到歐盟限制,原料應用比例將下降,因此純粹的生柴對植物油消費增長的歷史不會復現,需要關注美國、東南亞新政策落地。

    風險提示:天氣風險、地緣沖突、疫情等事件風險、政策風險、需求增長不及預期等。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