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棄玉米改種大豆 阿根廷種植格局將迎來重大改變!

    2022-09-23
    摘要:

    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粕出口國,也是最大的豆油出口國,同時阿根廷還是玉米的前三大出口國之一。

    財聯社9月22日訊

    阿根廷以遭遇連續第三年干旱而且化肥短缺未來可能更為嚴重,阿根廷種植業者正在轉變種植思路,減少玉米種植并加大大豆的投資。

    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粕出口國,也是最大的豆油出口國,同時阿根廷還是玉米的前三大出口國之一。

    在過去的幾個季節中,玉米一直在阿根廷比大豆更受到歡迎,因其在耐旱上的表現更為優秀。此外,玉米出口稅更加低,也讓其更受到農民的追捧。

    根據布宜諾斯艾利斯交易所的數據,阿根廷大豆的種植面積連續六年下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給玉米讓道。

    但由于今年全球的化肥短缺,比大豆更依賴肥料的玉米現在失去了優勢,使得之前的種植趨勢又要發生變化。

    “吝嗇”農民選擇大豆

    由于俄烏沖突、干旱和供應鏈影響,今年農民已承受了極大壓力,他們不愿在干旱之后肥力較低的土地上投入大量資本,因此,種植成本較低的大豆成為了主流選擇。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分析師Martin Lopez稱,大豆種植面積可能從上一季度的1630萬公頃擴大到1700萬 公頃(4200萬英畝)。

    這與阿根廷在2010年代的大豆種植面積仍有一定差距,當時的最高記錄為2000萬公頃。

    多出來的大豆種植土地大部分來自于玉米的讓位,據羅薩里奧交易所上個月的初步預測,大豆種植面積可能增長4%,玉米種植面積則下降約3%。

    Lopez還表示,如果突擊繼續干旱,替代現象將更加明顯。如果10月仍不下雨,將看到更多的大豆種植。

    而據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種植者表示,上周末阿根廷下雨,是80天以來的第一場降雨。西北的拉潘帕省種植者則仍在等待:“幾乎沒有一滴雨,新的季節開始了,但土壤中幾乎沒有任何水分。”

    根據阿根廷農業秘書處9月19日發送的農田水資源儲備圖顯示,干旱在核心地帶進一步蔓延。

    羅薩里奧谷物經紀公司Enrique Zeni的研究主管Eugenio Irazuegui表示,在這種干旱的預期中,農民會種植更多的大豆,而不是玉米。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