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錢網
俄羅斯宣布征兵動員,原油異動,(周四盤面)油脂被拉起來。之前我們說過油脂當前較高的燃燒性價比問題,在強大的成本支撐、榨利虧損支撐下,一點火就“燃”起來了。
美聯儲宣布加息75個基點,如同市場所料。供應端縮量,加上雙節備貨,剛拉起來的商品又遭到壓制,早就是一肚子火,這不,重靴落地就來反彈。
今年宏觀方面和之前相比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中美貨幣政策的剪刀差,這是歷史性的轉折點,它似乎宣告了一個趨勢,中美金融產品及衍生品的相關性趨弱。就拿最近的A股來說,早盤跌下去就被拉起來,抵抗力極強……
棕櫚油產量恢復中,庫存有待進一步消化
從馬來和印尼的產量和庫存的數據上來看,7月產量正在季節性增產中,只是勞工不到位的問題仍然存在,產量處于正常的水平,看不見較大波動。但二者的庫存可能出現了剪刀差式的變動,在需求弱化的背景下,馬來的庫存增速加快,而印尼在恢復出口的政策刺激下,庫存出現了有效的消納,但始終沒有達到正常水平,這也是制約棕櫚油大幅反彈的一個因素。
市場對印尼官方公布的偏低產量產生較大的質疑聲。在8月我們做出對數據的質疑,因為那時供需和庫存的數據產生了幾十萬噸的量對不上,大概率可以歸結為印尼方為了支撐棕櫚油產業而做出的“努力”,在產業端也限制了部分產量的釋放,勉強可以解釋5—7月極低的產量數據。
另外,印尼將在11月重啟出口Levy稅,可能會增加目前一半的稅金。說明官方很有把握在11月前將庫存恢復到正常水平,救產業、降庫存、搞創收,都不能耽擱,最重要的是把馬棕價格拉起來,這將是價格和庫存之間的博弈。這樣的蹺蹺板,只有在數據不對稱的情況下才能“兩頭翹”……
截至7月馬來外勞入境情況不佳,入境外勞同比依舊保持在20%左右的減幅。原本應該在開齋節后出現的外勞加速入境的情況并未發生,入境增速僅維持在14%-16%的較低水平。
生柴政策與歐洲的倔強
三大生物柴油RME(菜油)、SME(豆油)、PME(棕櫚油)價格雖然在此前油脂大跌中出現大幅回調,但目前依然處于歷史高價,而生柴燃燒性價比卻在很高的水平上,這意味著油脂和原油的價格相關性進一步走強。
據報道,歐洲卻反其道而行之,正在淘汰豆油和棕櫚油的生物燃料。其實生物柴油是環保奢侈品,因為它熱值低、成本高,推動它發展的,是環保理念及協議。在經濟衰退背景下的當下,倉廩不實而知環保,不太現實。歐洲的自產生柴主要是菜油生柴,它推行淘汰政策,類似于一種自我保護的貿易壁壘。
印尼官方也做出了一些呼吁:
“作為一種惡作劇的營銷伎倆,歐洲企業會向消費者提供沒有“壞”棕櫚油的產品。但人們的認知并沒有因此改變,我們還做了一項研究,表明當地消費者對棕櫚油的負面認知從70%下降到40%。為了加快這一進程,棕櫚油行業可以做的是更有效地與媒體合作,既向媒體提供科學事實,也對發布的任何信息進行徹底的事實核查,尋找可能導致誤解的錯誤信息。”
東南亞棕櫚油主產國想方設法推動棕櫚油的銷售,印證了一個蕭條的大背景。
其他國家的生柴政策也有相應的放緩:
USDA報告中指出:相對價格和政策激勵建議在生物燃料生產中使用替代油脂而不是豆油。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的生物燃料生產所消耗的原料報告顯示,2022年5月和6月的豆油份額明顯低于前幾個月的估計。然而,隨著豆油價格降溫和預計產能擴張,用于生物燃料的豆油月用量預計將保持歷史高位。
巴西政府正在努力將B10推動到B13,但巴西在生柴政策上一向推進緩慢。
阿根廷識圖將B5提高到B12.5,但之后又不了了之。
印尼一直推行B40,并進行道路測試,但計劃延遲到今年之后。
目前生柴政策的推行是能源保護和糧食保護之間的取舍,在利益權衡的面前,再也沒有高舉環保大旗的吶喊。至于趨向于誰,要看能源和糧食之間誰平衡得更好。
菜籽增產可能性大,供應相對充足
USDA報告中,2022/23年全球油菜籽產量預測本月增加66萬公噸,達到8314萬噸。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澳大利亞和歐盟的產出增加推動的。
2022/23年澳大利亞油菜籽產量本月增加60萬公噸,達到670萬噸,原因是天氣有利,面積更大。8月份的降水量和土壤濕度高于平均水平。菜籽價格上漲支撐了本月播種面積增加20萬公頃。因此,預計收獲面積將達到創紀錄的360萬公頃。如果實現,這將是澳大利亞僅次于2021至2022年的第二大油菜作物產量。
加拿大統計局將2021/2022年的最終油菜產量提高到每公頃1.54公噸,使產量增加116萬噸,達到1376萬噸。這使2022/23年的初期庫存增加了18萬至88萬公噸。本季加拿大所有省份的良好種植條件使2022/23年油菜產量預測保持在2000萬公噸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