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本周,基本面差異導致油脂油料市場兩級分化嚴重,菜系一枝獨秀,豆類粕強油弱,棕櫚油表現最為疲軟。周四,因原油反彈重新站上80美元/桶關口為油脂市場帶來緩和情緒,疊加連續下挫后空頭獲利離場,豆類、棕油減倉反彈企穩,菜油由于現貨供應緊張,近月合約上漲明顯,帶動2301合約延續反彈。菜粕、豆粕高開高走以陽線報收。M2211合約漲幅達3.34%,M2301合約上漲2.15%。豆粕現貨價格仍處于5000元/噸以上高位。RM2211合約大幅上漲4.36%,RM2301合約跟漲,漲幅3.15%。
浙商期貨農產品團隊研究員王璐表示,周四豆粕上漲主要受國慶假期下游備貨需求影響。在市場豆粕供應緊張預期影響下,豆粕現貨偏緊,價格居高不下。菜粕近期庫存處于歷年極低水平,短期供應偏緊格局延續,水產飼料消費提振需求,現貨價格堅挺,基差走強,推高菜粕價格。
“由于2021年加拿大菜籽的大幅減產,今年以來國內菜籽、菜油的進口量都偏少。”國泰君安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傅博表示,截至9月底,國內菜油庫存降至歷史低位,菜粕庫存也持續下降,原本市場預期10月中下旬加拿大新菜籽將陸續到港,但由于收割延遲及港口裝運問題,加拿大菜籽的裝運可能將延遲2周左右。因此,未來一個月國內新增的菜籽和菜油供應較少,市場對菜油和菜粕的供應擔憂加劇,推動菜油和菜粕的現貨價格上漲,進而帶動菜油和菜粕期貨近月合約上漲。他預計,10月底11月初加拿大菜籽實際到港之前,菜粕和菜油的近月合約將維持偏強走勢。但隨著加拿大菜籽的陸續到港,謹防遠月合約沖高回落。
王璐也預期短期國內大豆供應偏緊格局或將延續。他表示,生豬養殖利潤良好,需求提振,現貨價格堅挺支撐盤面,市場預計到11月大豆進口量或有明顯增量,近月合約或將偏振震蕩,遠月合約存在一定下行空間,豆粕高基差將有所回落。菜粕方面,他認為,在國內菜籽供應緩解之前,現貨表現仍將較為堅挺。預計11月加拿大菜籽收獲上市后,供應有所改善,疊加菜粕季節性需求回落,預計2301月合約走勢偏弱。
菜油方面,據徽商期貨研究所農產品分析師郭文偉介紹,2021/2022年度加拿大菜籽嚴重減產,今年以來國內菜籽及菜油數量同比大幅下滑,油菜籽壓榨廠維持較低開機率,國內菜油現貨庫存持續下降。數據顯示,9月23日華東地區主要油廠菜油商業庫存約9.20萬噸,環比減少1.08%,現貨供應處于緊張狀態,10月菜籽到港量較低,菜油供應緊張較難緩解,繼續面臨低庫存高基差,有望保持近強遠弱格局。“不過2022/2023年度全球油脂市場供應處于恢復增加階段,新季加拿大菜籽產量恢復正常,預估國內采購180萬—200萬噸,11月后將逐步到港,對菜油2301合約有一定壓制。”他說。
目前,棕櫚油是油脂油料板塊中最弱的品種。“棕櫚油期貨走勢偏弱,主要受產地庫存壓力大、國內階段性供應大幅增加以及產地的情緒悲觀這三個因素影響。”傅博告訴記者,8—10月份是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的高產期,雖然7—9月份國際市場棕櫚油性價比凸顯,推動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棕櫚油出口較1—6月份明顯回升,但馬來西亞的棕櫚油庫存仍連續3個月上升,MPOB預期到2022年年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將達到250萬噸。
不僅如此,印尼也仍然面臨庫存壓力。傅博表示,雖然近幾個月印尼棕櫚油庫存出現下降,但其絕對水平仍然是歷史高位,印尼政府繼續維持LEVY零關稅來刺激出口。面對對經濟前景的擔憂情緒升溫,馬來西亞和印尼在庫存壓力下采取了積極出口的策略,導致產地棕櫚油出口報價持續下行,這是棕櫚油價格偏弱的根本原因。
另外,9月中旬以來,國內前期采購的棕櫚油開始集中到港。數據顯示,截至9月23日,全國重點地區棕櫚油庫存為45萬噸,較前一周上升9萬噸,增幅超過20%。“國內棕櫚油庫存的快速上升,反映出國內棕櫚油階段性供應壓力增加,將壓制國內棕櫚油價格。”傅博說,棕櫚油價格企穩預計需要看到產地和國內的庫存壓力緩解,以及商品市場整體情緒穩定。目前來看,產地和國內的庫存壓力或將持續到10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