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系市場供需格局迎來較大轉變,呈現粕強油弱

    2022-12-08
    摘要:

    當前我國菜油進口供應格局已悄然發生變化。由于前期加拿大菜油產地報價相對堅挺,俄羅斯菜油性價比凸顯。今年以來,俄羅斯超越加拿大成為我國最主要的菜油進口國。

    期貨日報

    隨著進口菜籽大量到港,當前菜系市場的供需格局迎來較大轉變,供應由緊轉松,庫存逐漸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此外,工廠開機率也出現快速回升,菜籽壓榨大幅提升。基于此,11月菜油、菜粕價格整體表現雙弱,同時基差下跌明顯。

    記者了解到,當前我國菜油進口供應格局已悄然發生變化。由于前期加拿大菜油產地報價相對堅挺,俄羅斯菜油性價比凸顯。今年以來,俄羅斯超越加拿大成為我國最主要的菜油進口國。

    據中信建投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石麗紅介紹,近期,加拿大統計局下調菜籽新作產量預估至1817萬噸,低于此前預期。然而,國內菜系盤面給出榨利時,壓榨廠買船積極,預估國內采購2022/2023年度加拿大菜籽新作將超400萬噸。

    “總的來說,國內菜籽供應由緊轉松,進口菜籽到港增加對國內菜系市場逐步構成壓力,短期供應邊際壓力已經有所顯現。”中輝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賈暉說。

    在價格結構方面,光大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侯雪玲告訴記者,菜系市場呈現粕強油弱格局,和豆系的粕強油弱一致,基差下跌明顯,并且菜系期貨盤面強于豆系。

    具體來看,11月下旬以來,菜油期貨主力合約結束高位震蕩行情,大幅下行。與此同時,菜粕期貨主力合約在下跌后出現反彈,但上漲動能略顯不足。“菜油期貨高位回落,主要是受到國內菜籽大量進口的影響,加上壓榨利潤豐厚,菜油供應邊際改善,導致期價回落。而菜粕處于消費淡季,并且菜籽供應增加本身就是利空,但由于豆粕和菜粕期現價差大幅走擴,豆粕強勢支持菜粕價格下跌后反彈。”賈暉解釋說。

    在侯雪玲看來,菜系的粕強油弱格局主要是受豆系的影響。她分析說,首先,阿根廷優惠匯率后,美豆持續出現大單銷售,美豆出口下調的預期下降。其次,美豆壓榨需求因為美豆油生柴需求下降而大概率下調,豆粕供應壓力隨之減小。再次,巴西大豆產量前景改善,阿根廷天氣不佳,在拉尼娜氣候下,南美大豆產量依然存在風險,對豆粕的提振大于豆油。最后,歐洲葵花籽油和加拿大菜油供應充足,彌補了棕櫚油產地供應的下滑。雖然全球油脂供應不是問題,但原油價格弱勢不改,全球需求擔憂不降,油脂需求前景不樂觀。

    此外,菜系的油粕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國內菜粕面臨著進口菜籽和每月40萬噸左右的雜粕到港壓力,菜油面臨著進口菜籽到港和每月10萬噸左右的菜油到港壓力。不過,菜粕終端成交情況較好,飼料端年前集中補貨,但菜油終端成交差,反映需求旺季不旺。”侯雪玲說。

    “國內四季度大量采購加拿大菜籽新作是產業明牌,菜粕貿易商和終端飼料廠前期維持低頭寸、低庫存等待低價菜粕。新作菜籽壓榨出粕后積極補庫,壓榨廠菜粕增庫緩慢。”石麗紅表示,豆粕和菜粕盤面價差維持高位,現貨價差雖有回落,但也維持歷史高位水平。此外,部分生豬養殖企業采購菜粕調整大豬料配方,對短期菜粕需求有所提振。

    對于后市,侯雪玲認為,在供給明確增加、需求恢復尚需時日的背景下,油粕累庫是大概率事件。此外,宏觀氛圍謹慎偏空,對菜系形成打壓。總體來看,市場氛圍將以偏空為主。

    “菜油雖有節前旺季補庫的需求,但仍難改變供應逐步轉向寬松的局面。菜粕方面,市場預估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國內將有超40萬噸葵粕到港,這將對菜粕造成沖擊。隨著國內菜籽壓榨逐步放量,預估12月國內菜籽壓榨量在55萬—65萬噸。作為菜粕最主要的水產需求,在新一輪天氣降溫后或逐步轉弱,等待企業補庫完成后,預計庫存壓力將逐步轉到上游。”石麗紅表示。

    在賈暉看來,菜系在三大油脂油料中屬于既小又貴的品種,其價格趨勢波動受其他油脂油料影響較大。具體到菜系自身供需情況來說,由于加拿大新季菜籽豐產,并且處于集中上市階段,伴隨著進口增加,對國內菜系價格存在壓制,其中菜粕處于供增需減階段,屬于空配品種,但短期受豆粕支持維持震蕩。菜油作為家庭用油,消費端的提振不多。另外,短期菜籽進口增加將緩和之前供應緊張的局面,期價有所承壓,只是菜籽基差依然處于歷史高位,期貨1月合約調整空間預計受限,后市可關注期現回歸帶來的影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