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市場報
近幾個月,凰家評測連續在國內媒體發布“送檢9款熱賣橄欖油:竟全部翻車”的視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大量轉載,在消費者中引起恐慌,對油脂和橄欖油行業產生了嚴重影響。為此,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十分重視,并從市場上隨機抽取視頻中提到的9款橄欖油產品,送具有檢測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驗結果表明各項指標完全符合國家標準GB/T 23347-2021《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
1月5日,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組織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教授級高工王瑞元,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武漢輕工大學教授何東平,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常務副會長、江南大學教授王興國,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研究員周麗鳳等9位行業專家通過視頻會議形式進行了專題討論,形成三點意見,并以油脂分會名義發布。
一是《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10部門關于加強食品安全謠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了“任何組織和個人未經授權不得發布國家食品安全總體情況、食品安全風險警示信息,不得發布、轉載不具備我國法定資質條件的檢驗機構出具的食品檢驗報告,以及據此開展的各類評價、測評等信息”。“凰家評測”作為媒體無視上述文件精神,隨意發布不實報道。
二是“凰家評測”發布的視頻中沒有公示檢測機構的資質,也未說明采樣的過程、批次和樣品的名稱,且未對第一次檢測結果和復測結果差異很大的原因作出說明。表明所發布的內容既不規范也不嚴謹。
三是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食品安全無法外之地,任何社會機構,都必須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網絡媒體更不是法外之地。
1月6日,何東平在接受糧油市場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一貫關注糧油行業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狀況,并倡導企業要依法誠信經營。目前我國油脂加工業和油脂市場總體上是健康安全的。市場上的食用油產品只要符合我國食用油質量標準和食品安全標準的油品,都是安全的,消費者可放心食用。
記者注意到,參加1月5日視頻會議的還有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副會長、河南工業大學教授谷克仁,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副會長、暨南大學理工學院教授汪勇,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副秘書長、河南工業大學教授劉玉蘭,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副秘書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劉國琴,全國糧標委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武漢輕工大學副教授張四紅;中糧集團、益海嘉里集團、山東魯花集團相關負責人也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