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豆進口見頂?會給油脂產業帶來什么影響?

    2023-01-16
    摘要:

    隨著大豆進口放緩及減少,豆油的供給擴張將受到制約,從而有利于推進食用油產業的供給側改革,有利于油脂消費品種結構優化調整

    海關總署1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大豆進口量為9108萬噸。

    這是在2020年觸及1億噸峰值后,大豆進口連續第二年減速。此前的2021年,中國大豆進口量為9652萬噸。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占全球大豆貿易量的60%以上。中國大豆進口前景往往會深刻影響市場各方參與者。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近期發布的一份研報認為,中國大豆進口可能已經在2020年見頂;在2030年前的未來七年內,中國大豆進口將保持疲軟并逐步下降。

    這將對整個全球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包括種植者、貿易商、大豆壓榨商、飼料加工廠等,并重塑全球貿易流動。

    中國進口大豆幾乎全部用于壓榨生產食用豆油和飼用豆粕;而實際上,豆粕的飼用需求是大豆進口的關鍵驅動力。

    荷蘭合作銀行報告稱,中國政府推動豆粕減量替代行動,旨在降低對進口大豆的依賴,以確保糧食安全,預計飼料中豆粕的含量將逐步下降。

    報告預測,豆粕在飼料中的添加比例將從目前的15.3%下降到2025年的13.5%和2030年的12%;到2025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可能減少到8700萬噸,到2030年時進一步降至8400萬噸。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將糧食安全視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俄烏沖突引發的全球價格動蕩和日益迫近的糧食危機,進一步提醒中國,在關鍵農作物和大宗商品方面應該減少對外部市場的依賴。

    對大豆壓榨業可能產生的影響

    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大豆壓榨產能,年壓榨能力超過1.7億噸。然而產能平均利用率僅在55%左右,反映出利潤率面臨不斷下滑的壓力。

    在國內普遍采用低豆粕飼料配方的情況下,隨著進口大豆減少,壓榨廠產能利用率將會繼續降低,這將導致壓榨行業整合加劇和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倒閉。事實上,中國排名前十的大豆壓榨集團產能占比已超過80%。

    與此同時,由于大豆壓榨減少,中國需要直接進口更多的食用油來滿足需求。報告稱,棕櫚油可能是一種選擇。積極參與海外生產和銷售的跨國公司將在應對未來競爭方面占據有利地位。

    與此同時,豆粕減量替代行動將為初創企業開發新技術和新原料創造機會,中國飼料行業也將出現更多整合。

    領先的飼料公司最有能力制定最低成本的飼料配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盈利能力;較小的飼料企業將被擠出市場,中國飼料行業也將更加集中。

    對全球貿易流更廣泛的影響

    鑒于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預計中國大豆進口放緩和最終減少將對整個全球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并重塑全球貿易流動。

    雖然中國仍將會是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但額外的進口增長將從中國轉移到其它地區,主要由中東、東南亞和南亞的新興經濟體推動。

    貿易商將需要重新調整業務,以適應新的目的地市場,并增加在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

    然而未來的另一種情況可能是,南北美洲對生物燃料中豆油的需求不斷增長,可能會促使中國增加進口豆粕,而不是大豆。

    預計美國和巴西將擴大其大豆壓榨能力,在國內加工更多的大豆,保留更多豆油供當地使用,并出口更多的豆粕。

    在國際市場上,這種變化可能會提升豆油價格,但會壓低豆粕價格。

    中國在全球豆粕貿易中并不活躍,由于其巨大的大豆壓榨產能(超過1.7億噸),甚至多年來一直是凈出口國,主要向東南亞鄰國出口豆粕。

    在全球大豆市場可能發生的變化中,中國會處于更為有利的地位,可以選擇大量進口廉價豆粕。如果中國成為豆粕凈進口國,預計大豆進口數量將進一步減少。

    對國內油脂產業的影響

    大豆進口逐步減少,對中國國內的油脂市場會有什么影響?荷蘭合作銀行報告雖未提及,但這一趨勢也與我國油脂產業發展息息相關。

    目前豆油是中國產銷量最大的植物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021年中國大豆油消費量為1620萬噸,占食用植物油消費總量的43.7%,菜籽油和棕櫚油分列二三位。

    豆油“一家獨大”局面的形成,與進口大豆密不可分。其實在20多年以前,菜籽油是我國最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大豆用于榨油的數量有限。

    1996年中國開放進口大豆,進口量立刻超過220萬噸;從2000年開始,大豆進口量超過1000萬噸,2002年超過2200萬噸。大豆壓榨產能釋放,豆油供應不斷增加,價格相對便宜,自此成為市場上消費最多的食用油產品,消費占比一直在40%以上,2016年甚至突破50%。

    研究顯示,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食用植物油消費國,但居民油脂消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顯著不足,消費過量、品類單一、浪費嚴重的問題比較突出。

    隨著大豆進口放緩及減少,豆油的供給擴張將受到制約,從而有利于推進食用油產業的供給側改革,有利于油脂消費品種結構優化調整,特色優質食用油消費量逐步增加,通過“多油并舉”來保障我國“油瓶子”安全。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