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行業爭奪已經進入“紅海”階段,但仍存在被忽視的創新“藍海”,比如營養強化。
我國市場上已有添加維生素A、維生素E的食用油產品;可能不久,就會出現添加維生素D的食用油了,有望催生出營養強化新藍海!
2023年1月19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就修訂后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3年2月28日。
食品營養強化劑是指為了增加食品的營養成分(價值)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營養素和其他營養成分。
此次修訂重要的變化就是分為了“大眾食物強化”和“自主性食物強化”兩部分,分別規定各類食品中的強化量。
大眾食物強化 即在公眾廣泛消費的特定食品中,添加一種或多種微量營養素的行為。通常由政府部門組織和實施。
自主性食物強化 即在大眾食物強化之外的食品中,自主添加一種或多種微量營養素,和(或)其他營養成分的行為。通常由生產者自行決定。
標準規定,植物油屬于“大眾食物強化”食品類別,擬定優先強化的營養素為維生素A和維生素D,其中維生素D為新增強化營養素。
編制說明中闡述了植物油中強化量的修訂依據:
”考慮植物油是脂溶性維生素的良好載體,我國居民比較容易缺乏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一般不太缺乏維生素E,其他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的風險也較小,專家研討會建議,在植物油中首選強化維生素A和維生素D,可選擇強化維生素E。
強化量方面: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現行標準批準情況、本底含量、專家建議以及參考國際標準等進行確定。”
附錄表顯示三類營養素的使用量為:
維生素A 4000-8000(ug/kg)
維生素D 50-100 (ug/kg)
維生素E 100-180 (mg/kg)
通過對食物的營養強化是改善民眾營養狀況的有效途徑,而通過食用營養強化食用油來改善維生素缺乏狀況是一個科學、經濟、簡便的途徑。
我國于2008年實施《營養強化維生素A食用油》國家標準,2012年實施《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GB14880)。食用油企業不斷迭代創新,陸續推出了營養強化維A、維E系列食用油,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應,對改善我國人群維生素缺乏的狀況起到重要作用。
維生素D被稱為補鈣的“黃金搭檔”,它是一種重要的膳食微量營養素,具有廣泛的重要的生理功能。除調節體內鈣磷平衡外,還與免疫性疾病、腫瘤、心血管疾病等有密切關系。一些調查發現,我國人群的維生素D營養狀況不容樂觀,嚴重缺乏占有相當高的比例。
營養強化食品是改善維生素D缺乏現狀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國乳制品、谷類食品中已廣泛應用。
近年來,歐盟各國、印度相繼推出了強化維生素D的小包裝食用油產品。
圖:國外市場營養強化維生素D食用油
我國油脂科研人員的應用研究顯示,添加維生素D能夠提高食用油的熱穩定性,減少高溫加熱過程中氧化產物的生成,提高維生素E、植物甾醇的保留率。維生素D在食用油產品中的應用有助于提升產品品質及營養價值,改善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問題。
營養強化維D油的面世已經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