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日報
油菜是主要油料作物,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菜籽油進口和消費國。濃香菜籽油憑借其特殊的加工工藝,保留了其獨特的口味和營養成分,深受消費者喜愛。
目前,濃香菜籽油產量約占全國菜籽油近30%的市場份額,成為菜籽油的主導產品之一。興安盟作為我國重要的油菜籽生產基地之一,如何將小小一粒籽,榨出健康優質食用油?秘訣就是技術創新。
2021年10月,內蒙古北峰嶺糧油有限公司和江南大學開啟合作之路。“公司與江南大學常明教授合作,成立了‘油脂營養安全聯合創新實驗室’,聯合開展‘高品質雙低芥花油精準綠色加工工藝開發’。”內蒙古北峰嶺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剛介紹,公司通過轉化江南大學的技術成果“物理壓榨芥花油生產關鍵技術”,利用紅外炒籽技術和連續低溫冷榨技術,最大程度地保留油菜籽中生育酚、植物甾醇、多酚等營養因子,同時避免高溫造成的油脂氧化、反式脂肪酸等危害因子的生成,生產出綠色健康的高品質芥花油。
走進內蒙古北峰嶺糧油有限公司芥花油生產車間,大型油廠精煉油工藝映入眼簾。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常明介紹,濃香菜籽油在制作過程中要經過高溫“焙炒”環節,但是由于工藝控制不夠規范,會導致多環芳烴、3-氯丙醇和縮水甘油酯等風險因子水平超標,維生素E和植物甾醇等營養物質大量流失,影響菜籽油風味。
“2019年,中國糧油學會發布的《濃香菜籽油》團體標準主要對濃香菜籽油的特征指標和質量要求進行了說明,國內外尚未見到濃香菜籽油相關產品的生產規范和標準。為了規范濃香菜籽油原料、輔料、設備、生產場所管理和濃香菜籽油的技術要求、技術管理準則等,2022年1月,江南大學與內蒙古北峰嶺糧油有限公司啟動《濃香菜籽油生產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常明告訴記者,本團體標準快速響應創新和市場對標準的需求,填補了現有《濃香菜籽油》相關標準的空白,有助于濃香菜籽油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升企業發展競爭力。
“為了轉化江南大學的技術成果,我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年產2000噸的生產線,目前已獲批生產許可證,上半年即可投入市場,年產值將達4500萬元。”李曉剛表示,以科技創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