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國內方面,目前植物油庫存同比高位運行,整體供應寬松。據第三方資訊機構統計,截至7月21日當周,國內棕櫚油庫存為70.35萬噸,較6月增加21.45萬噸;國內豆油庫存為107萬噸,較6月增加8.3萬噸。
一方面,目前棕櫚油到港壓力增加,消費恢復速度緩慢,棕櫚油庫存逐漸回升。另一方面,大豆到港量保持較高水平,同時油廠合同量增加,油廠開機率明顯回升,豆油供應被動增加。因此,在消費和備貨節奏偏慢的背景下,植物油保持累庫態勢,后市關注旺季備貨需求。
國外方面,隨著棕櫚油主產區降雨迅速消退,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棕櫚油產量有望提升,棕櫚油供應邊際整體偏寬松。同時,印尼5月棕櫚油產量大幅增加,庫存升至467萬噸,為近5年同期最高值。去年4月,印尼突然宣布啟動食用油和棕櫚油產品的出口禁令,受此影響,目前印尼棕櫚油脹庫壓力較大,存在階段性下行的風險。同時,黑海沖突升級阻礙葵花油出口,影響全球農產品貿易節奏。當前全球油脂供應整體充足,更多是消費國油脂進口結構的調整,供需邊際雖然利多三大油脂,但總體影響有限。
以棕櫚油為例,供應上,從二季度開始,厄爾尼諾的發展較為迅速,南半球冬季對厄爾尼諾的遏制有限,但受到西太平洋赤道低壓活動頻繁的影響,棕櫚油產區實際降雨量整體保持中性。然而,隨著南半球冬季深入以及地球進入自轉減慢周期,同時正處于南方濤動—冷位相時期,將不可避免地遏制厄爾尼諾的發展,下一個發展期在10—12月,屆時處于東南亞的雨季。筆者由此預計,今年東南亞棕櫚油將實現全面增產,在南美大豆銷售結束之前,東南亞棕櫚油增產的影響將抵消大部分北美大豆和菜籽減產的影響。
需求上,印度的棕櫚油需求轉旺,我國的棕櫚油需求恢復依然偏慢,馬來西亞7月棕櫚油高頻出口數據有所減弱,但整體向好。印度經銷商稱,印度7月棕櫚油進口環比預計增長46%,達到100萬噸,為7個月以來最高水平。船運調查機構ITS發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7月棕櫚油出口量為1238438噸,環比增加14.05%。
綜上所述,10月之前,厄爾尼諾對油脂市場的影響有限,油脂有望進入振蕩偏弱期。中期來看,北美干旱影響持久,北美大豆大概率出現減產,在巴西外銷結束后,北美大豆將開始主導行情發展,屆時豆油、菜油將帶動油脂盤面再度開啟振蕩上行行情。技術上,棕櫚油、豆油受到日線阻力的壓制,建議等待價格回落后的中期布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