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溫干旱對美豆價格影響力降低

    2023-08-18
    摘要:

    后期隨著2023/2024年度美國大豆逐漸定產,CBOT大豆或面臨新季美豆的收割壓力。短期將圍繞1300美分/蒲式耳上下波動。

    期貨日報

    產區天氣對價格上漲推動減弱

    5月播種快速推進后,美豆面臨的生長環境整體并不佳。6月,以堪薩斯、密蘇里等中地區為首的多個主產州處于持續干旱氣候,已經對作物生長造成不良影響。但當時作物仍處于生長早期,一方面對降雨需求不算高;另一方面,生長期時間窗口充足,作物生長情況不算太差。進入7月后,本季美國大豆正式進入關鍵生長期,而中天氣仍然不利,主產區輪番經歷了少雨和高溫的侵襲,作物生長受損,美豆優良率連續多周下降,一度處于近8年的歷史最低水平。受此影響,市場也在本年度美豆單產和產量存在下調空間的預期下做多熱情高漲。

    但8月前兩周產區天氣形勢環比緩和不少,前期問題集中的中主產州在降雨和氣溫方面都出現明顯改善。首先降雨方面,從8月前兩周的降雨距平圖來看,前期相對干旱的密蘇里州、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北部以及北部平原地區均獲得相對偏多的降雨補充,甚至部分地區降雨量達到暴雨級別,改善作物生長狀態。其次溫度方面,中高溫的持續時間并不長,7月底以后逐漸消退,大部分地區都回到了30℃以下,對作物生長和土壤表層水分的不利影響減弱。最后隨著時間推進,8月以后產區很難再經歷高溫,對作物更加友好。

    總體來看,8月上半月產區氣溫明顯下降,大部分產區不足30度的溫度適宜大豆生長,降雨也環比改善,促使包括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密蘇里州等主產州的大豆作物優良率大幅回升,全國整體優良率也明顯改善。截至8月14日,全美大豆優良率回升至59%,相對7月底回升7個百分點。

    從天氣預報來看,8月中旬到月底,產區天氣將再次變差。以中為核心覆蓋整個玉米帶的主產州降雨預報來看,未來兩周累計降雨量處于均值偏下水平,同時北部平原和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又有高溫來襲,雙重夾擊之下可能會導致8月下旬作物生長狀態再次受損,周度優良率回升趨勢受阻。

    但從生長進程而言,8月中旬以后作物生長狀態就趨于穩定,在看不到顯著不利天氣的情況下美豆優良率也會逐漸穩定,不再是影響市場價格變化的關鍵因素。因此,即使8月最后兩周,產區天氣不穩定,但對價格的上漲推動已經較弱,很難再去沖擊1350美分/蒲式耳以上的高價。

    美豆供需平衡表還有調整空間

    8月12日凌晨,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8月供需報告,本次報告前市場主要關注2023/2024年度美國大豆的單產調整情況。因為USDA在7月報告中保持對2023/2024年度美豆52蒲式耳/英畝的單產預估并不符合產區在6—7月的實際天氣情況,市場認為8月報告中美國農業部大概率將對美豆單產進行向下調整。

    從報告數據來看,本次美國農業部對2023/2024年度美國大豆單產的調整整體符合預估,數據相對利多,但報告后受谷物市場外溢效應影響,美豆小幅沖高后下跌收盤。

    本次美國農業部對2023/2024年度美國大豆單產50.9蒲式耳/英畝的預估是基于對種植戶截至7月底作物生長情況的問卷調查得出,反映的是6—7月產區不利天氣對作物的生長影響。而進入8月以后產區天氣的改善和優良率的回升并未在單產預估中體現。

    從上述對8月前兩周的天氣總結和未來兩周的預報來看,2023/2024年度美豆單產在50.9蒲式耳/英畝的基礎上存在上調空間。在8月最后兩周天氣不出現太大不利的情況下,2023/2024年度美豆單產大概率將再次上調至51蒲式耳/英畝上方,或落入51.3—51.5蒲式耳/英畝區間。

    8月21日當周一年一度的Pro Farmer作物巡查就要開始,基于目前從產地傳回的作物生長情況看,本次作物巡查或許是一次確定美豆單產上調的巡查(基于8月報告中50.9蒲式耳/英畝的預估)。如兌現2023/2024年度美國大豆單產上調的預期,則年內支持CBOT大豆價格上行的主要動力大幅削弱。從這個角度來看,2023年CBOT大豆價格的高點已經出現,上行再去突破1350—1400美分/蒲式耳區間的可能性非常低。

    美國農業部在8月供需報告中將對2023/2024年度美國大豆的出口目標下調至18.25億蒲式耳或4967萬噸,這是自2020/2021年度起創歷史新高以來其連續第三年下降。對于本次美豆年度出口目標的下調,一方面是美國大豆產量下調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巴西大豆出口前后夾擊的必然結果。

    受創紀錄的大豆產量和國內不足的倉儲能力影響,2023年巴西大豆出口貼水大幅波動,曾在3—6月走出一波非常連貫的下跌行情,CNF報價曾一度打至負值,與美國港口的出口報價差也拉至歷史高位,推動以中國為主的買家將二、三季度的采購需求基本全部轉向巴西大豆,嚴重壓縮了2023年美國大豆的出口空間。

    本來四季度和次年一季度是美國新季大豆的主要出口窗口,但目前美國和巴西大豆的出口價差同樣不支持2023/2024年度美國大豆出口放量。

    基于目前USDA對2024年巴西大豆1.63億噸和阿根廷大豆4800萬噸的產量預估,2024年巴西大豆出口貼水曾一度低至5—10美分/蒲式耳,雖然目前已經升至50美分/蒲式耳附近,但相對近月美國大豆和巴西大豆高達270—280美分/蒲式耳的貼水同樣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因此在2023年和2024年巴西大豆的前后夾擊下,美豆出口前景相對暗淡。

    截至8月3日當周,2022/2023年度(始于9月1日)美國大豆出口檢驗總量累計達到5079.87萬噸,同比減少6.9%;累計出口銷售量5286萬噸,完成出口目標率為98%。截至8月3日當周,2023/2024年度(始于9月1日)美國大豆累計銷售919萬噸,同比減少近40%。

    但是依靠南美產量邏輯去下調美豆出口的前提是2024年巴西大豆產量實現1.63億噸和阿根廷大豆產量實現4800萬噸,南美大豆產量的同比增量達到3000萬噸以上。如果10月以后新季南美大豆的種植情況出現意外,阻礙產量預期的兌現,2023/2024年度美國大豆出口或許有小幅好轉預期。而2023/2024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不足3億蒲式耳的中性偏緊水平將再次強化,對CBOT大豆價格來說是很強的價格支撐,短期1250—1280美分/蒲式耳區間很難跌破。

    總體來看,對美國大豆的天氣交易時間已經接近尾聲,未來對CBOT大豆價格影響力也會進一步降低。而一旦失去了天氣因素的驅動,未來中短期CBOT大豆價格基本不可能再出現大幅上漲可能,但下行空間又會受到偏緊庫存的限制,整體會呈現高位振蕩的行情,后期或在美豆收割壓力下小幅走弱。

    新季美國大豆收割或略微承壓

    總體來看,時間推進至8月中旬后本季美國大豆的生長也趨于定性,未來天氣端對作物的生長影響力趨弱,市場對產區天氣的敏感度也將逐漸降低。因此即使在8月中下旬產區天氣或再次轉向干旱少雨氣候,但CBOT大豆價格已經不可能再出現6—7月那樣的連續或大幅上漲行情,11月合約很難突破1350—1400美分/蒲式耳區間。

    后期隨著2023/2024年度美國大豆逐漸定產,CBOT大豆或面臨新季美豆的收割壓力。但因不足3億蒲式耳的偏緊的期末庫存,11月合約在中短期跌破1250美分/蒲式耳一線的可能性也很低,短期將圍繞1300美分/蒲式耳上下波動。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