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近期,在宏觀面和基本面的雙重驅動下,菜系品種盤面集體攀高,其中菜粕上漲行情尤為突出。截至昨日收盤,菜粕主力2401合約自6月初的低位反彈超35%。
“菜系品種的集體走高,一方面源自烏克蘭出口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升水注入,另一方面受到CBOT大豆企穩反彈及連豆粕強勢的帶動。”中信建投期貨油脂油料首席分析師石麗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庫存緊張、消費預期穩中有升也從基本面上對菜粕的上漲行情形成支撐。”據國投安信期貨菜系高級分析師董甜甜介紹,當前,菜粕油廠庫存增加1萬噸至2.5萬噸,華東顆粒粕回升至2.37萬噸,菜粕庫存緊張的問題略有緩和。不過,從近期菜粕庫存水平來看,供應偏緊風險仍在。
在菜系的集體上漲過程中,菜粕表現更加突出。對此,董甜甜解釋,菜粕處于水產飼料消費旺季,且國內菜籽、菜粕庫存普遍偏低,加之加拿大舊作價格較高,多因素提振菜粕市場。但是,需要注意,豆粕和菜粕的價差走勢表明菜粕使用份額仍將下調,菜粕和豆粕現貨價格比已到0.86,顯著偏離合理比價0.8。另外,生豬養殖利潤欠佳的行業狀態也很難持續支持飼料端的高成本。
反觀菜油,石麗紅認為,在棕櫚油仍處于季節性增產周期且累庫尚未結束的背景下,油脂整體向上突破的動能減弱,這導致過去一段時間菜系油粕比蹺蹺板向粕端傾斜。“待8月下旬美豆和加拿大菜籽定產,包括菜粕在內的蛋白粕漲勢將放緩。而在10月棕櫚油產量進入季節性減產期后,隨著厄爾尼諾帶來的減產預期的兌現,包括菜油在內的油脂存在向上突破的機會,四季度的菜系油粕比有望觸底反彈。”石麗紅說。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油脂油料市場對于天氣的關注持續已久。8月下旬是美豆結莢、灌漿期,近期美國中天氣轉干對CBOT大豆市場形成提振,但當前距離天氣窗口關閉已經不遠了,待加拿大菜籽定產,市場關注重點將轉向預期單產和實際單產的對比。截至8月14日,薩斯喀徹溫省的菜籽收割已經完成1%,隨著收割的推進,實際單產的高低將成為后期菜系市場的關注重點,菜系品種價格走勢的強弱也將隨單產預期進行修正。
“對于菜系來說,按照以往經驗,8月底薩斯喀徹溫省菜籽僅10%會完成收割,9月中旬收割進度會達到50%,收割期天氣對單產的影響不大。在月底加拿大統計局給出最新預估之前,市場一直在交易新作的單產與產量。綜合今年天氣與優良率情況,我們認為今年加拿大菜籽產量在1584萬—1719萬噸,均值約為1637萬噸,低于去年的1817萬噸,但高于2021年的1260萬噸。昨日內盤菜粕近月合約漲至4277元/噸、遠月合約接近3900元/噸,豆粕近月合約盤中觸及5000元/噸的整數關口,謹慎交易者將多單逐步兌現,以規避短線高位波動風險。”董甜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