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期貨
江蘇作為豆粕產能大省,大豆壓榨量位居全國前列,對于國內市場影響巨大,備受關注。本次我們進入江蘇油廠、飼料產能密集區,通過走訪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油廠、飼料企業、貿易公司,對市場進行為期四天的深入考察、交流。
一
9月5日我們分別調研了南通的兩家貿易商一家油廠,得到以下關鍵信息:
1、下游企業備貨較為充分,短期內豆粕采購放緩,基差下跌,但雙節假期還是存在備貨安排,需求對豆粕價格仍有一定支撐。
2、貿易商利潤情況較好,部分企業存在兌現利潤的需求,短期對市場形成擾動;油廠10月至2024年1月的豆粕銷售進度偏慢。
3、貿易商傾向于看多盤面和基差,重點關注9月USDA的供需報告和9月下旬油廠停機計劃。
1、2023年9月5日 南通 豆粕貿易商A
(1)企業經營情況
該企業為豆粕貿易商,年銷售豆粕、菜粕及其他雜粕60-70萬噸,豆粕銷量占比約80%,其次菜粕在每年6-10月水產養殖旺季時銷售較多。客戶主要為養殖企業、飼料廠和貿易商。
(2)江蘇豆粕飼料市場現狀
江蘇地區油廠眾多,南通就有一德、嘉吉兩家較大的油廠,周邊城市還有泰州益海、張家港達孚、南京邦基等,產能較高是造成江蘇經常處于豆粕價格洼地的主要原因。江蘇地區產業集群度較高,南通豆粕貿易商較多,徐州有十家左右大型飼料貿易企業,淮安飼料企業較多,鹽城多飼料銷售門店。
(3)豆粕、菜粕銷售情況
今年水產料旺季銷售量不達預期,7-9月銷量較低,與往常相比平均一個月少銷售2萬噸左右。主要是由于今年氣溫不高,魚類進食量較低,此外今年長江水位偏低,不利于原料發運,對湖北、湖南等主要水產養殖區域發貨較少,貿易商發船存在虧損,另外湖北地區水產料8月降價30%,影響銷售利潤,一般跨區調運利潤低于50元/噸公司就不考慮。水產養殖逐漸進入淡季,公司基本停止菜粕銷售。預計今年禽料與豬料銷量的增長不能覆蓋水產飼料的下降。
預計9月下旬江蘇地區部分油廠有停機計劃,目前9月中上旬與中下旬豆粕報價相差40元/噸。如果9月下旬出現提貨困難的情況,預計油廠會挺基差。目前下游企業豆粕庫存已經比較飽和,補庫減少。較早買基差的貿易商目前已有幾百元的利潤。油廠暫時不缺豆,預計后期大豆到港不會特別緊張,但豆粕價格難以大幅下跌,主要是因為目前處于美豆關鍵銷售期,會存在一些炒作因素。利空因素在于,油廠銷量不達預期,可能會增加豆粕銷售。
江蘇地區菜籽壓榨基本不開了,南通地區以進口顆粒菜粕為主,供應不太穩定,菜粕時有提貨困難的情況。目前菜粕貿易商的經營模式變為先于下游簽訂貿易合同后再安排產地發船,不再進行菜粕的預售。預計今年豆菜粕價差不會像去年一樣較長時間維持高位。
2、2023年9月5日南通 豆粕貿易商B
(1)企業經營情況
公司主營豆粕、菜粕、雜粕等飼料原料的貿易,目前月貿易量在3000-4000噸,貿易量較大時一個月可做到1-2萬噸。豆粕下游客戶貿易商和飼料廠各占一半,菜粕以進口粕為主,主要銷售對象為飼料廠。
(2)菜粕、雜粕進口情況
進口菜粕8月份南通到港了13萬噸,9月份預計到港2船8萬噸,已到港3萬噸,另外還有幾千噸的集裝箱以及海南移庫過來的菜粕。雜粕方面,棕櫚粕從馬來西亞和印尼進口,今年棕櫚粕價格波動很小,波動幅度在 50-100元/噸之間。
(3)豆粕銷售情況
公司比較重視近月豆粕的銷售,預計價格上漲時會增加備貨。遠月布局2000-3000噸底倉,包括明年的基差也會買一些,但不對外銷售,主要留作洗基差用。近兩個月貿易商利潤很好,公司前期點價的合同已有1400元/噸的利潤,部分貿易商要兌現利潤,造成短期價格下跌,對公司整體影響不大。下游50%的飼料企業庫存已備至國慶,預9月下旬開啟國慶備貨,9月需要備貨35-38天。關于菜粕需求,預計11 月進入水產養殖的淡季后菜粕的需求將會斷崖式下跌。
華東地區油廠的豆粕輻射半徑相對較大,油廠通過水運可以輻射整個長江流域,上到川渝,下到兩湖、江西。另外還可以通過汽運輻射至山東、河南、浙江、安徽等地。今年7月份和去年國慶后很多發往東北鲅魚圈、錦州港的船。發到東北的船運費在70元/噸左右,港雜費30元/噸左右,因此價差在120元/噸以上就可以發運。
南通本地的養殖市場近幾年呈現萎縮態勢,主要是當地政策不鼓勵。但仍有海大、澳華、溫氏、
正大等大型養殖企業在當地設有廠。目前市場上的豆粕二級經銷商(門店)已經非常少,隨著養殖終端散戶的大幅減少,二級經銷商的數量也急劇減少了 2/3 左右。
(4)后市觀點
公司認為目前生豬價格低迷的情況可以大致可以判斷當前的生豬存欄仍處于高位。而水產方面,已經連續2年虧損,行業不是非常景氣。對于近幾日的行情下跌,該企業認為獲利單了結是下跌的原因之一,盤面和現貨回調一些也很正常。企業對后市基差和盤面都看多,認為飼料廠補庫不足,頭寸基本集中在貿易商手中,油廠庫存沒有壓力,且10月至2024年1月的合同銷售量較少,美豆上市后或有收儲安排。利空因素在于目前01合約持倉量較高,外資有減持多單的操作。重點關注9月USDA供需報告以及大型油廠基差報價情況的變化。
3、2023年9月5日南通 油廠C
(1)企業經營情況
該集團下有 2 家公司,其中1家是物流公司,主要做碼頭及中轉相關業務,具有100萬噸糧食的倉儲存放能力以及3個7.5萬噸級別的碼頭泊位;另一家糧油公司主要做大豆壓榨相關業務,在南通、九江、重慶有3家工廠。重慶和九江的工廠產能均為5000噸/天,南通工廠的壓榨產能為2000噸/天,目前南通廠還有 3 萬多噸的大豆庫存,計劃9月下旬榨完后停產擴建成5000噸/天的產能。工廠庫容方面,因為集團碼頭有配套的庫容,因此大豆存放基本無限制。豆油油罐庫容 6-7 萬噸,專門放豆粕的倉容 2 萬噸,最高能存放6-7 萬噸豆粕。下游客戶80%為貿易商,僅和一家大型飼料廠合作。
(2)生產銷售情況
工廠目前主要壓榨 43%豆粕,46%豆粕壓榨較少,主要看市場需求。公司一般只銷售3-4個月的豆粕,因為沒有遠月大豆采購計劃,所以一般不銷售遠月豆粕。近來豆粕銷售情況不好,提貨較前段時間有所放緩。一般一天產出豆粕 1600 噸,近幾天提貨在 1200 噸左右;豆粕基差報價800元/噸,實際成交基差680-690元/噸。豆粕銷售一般以一口價和倒點價為主。貿易商倒點價合同采購較多,一般在基差較低的時候,貿易商賺取基差差價,飼料企業一般不買倒點價。貿易流向方面,除了江蘇本地就是通過水運發往兩湖和江西,最遠也有發到河南大型飼料養殖企業。
該油廠生產三級豆油,基本只進行水化、脫膠、降低酸價的處理,無精煉設備。豆油主要銷售給貿易商,終端以飼料廠為主,散油銷售,不做小包裝,因為三級豆油比毛油每噸貴幾十元,所以基本也不做精煉。豆油常態庫存2000噸,較多時可達5000噸。豆油銷售情況較好,已全部賣掉。
關于大豆通關政策問題,目前已經常態,只要保證有庫存,即使延后幾天也就沒有太大影響。
二
9月6日我們分別調研了張家港和揚中的兩家油廠,得到以下關鍵信息:
1、9月進口大豆到港量偏低,10月到港量比9月更低,油廠豆粕庫存偏低,看好雙節備貨行情和10月豆粕市場,存在挺基差心態。
2、11月以后國內豆粕供應逐漸寬松,預計豆粕基差承壓。
1、2023年9月6日 張家港 油廠D
(1)企業經營情況
該公司主營大豆加工及相關產品的銷售,廠房租賃。總共兩期產線,一期壓榨產能3000 噸/天,二期剛剛投產,設計產能4000噸/天。目前大豆日壓榨量為6500噸,一期主要壓榨43%蛋白豆粕,二期新設備主要壓榨46%蛋白豆粕。公司下游客戶60%為飼料廠,40%為貿易商。
(2)生產銷售情況
公司目前榨利情況較好,前期大豆采購較為充足,9、10月份壓榨計劃雙線滿開。9月豆粕合同已銷售完畢,大部分未執行,10-11月銷售進度不到 60%。明年5-9月基差合同在200元/噸時賣了部分,比例較小,遠月基差銷售進度均較低。庫存方面,截至上周五大豆庫存7萬噸,后續還有大豆陸續到庫,豆粕庫存目前在5000噸左右。二期未投產前公司以銷售基差為主,上了二期產線以后會增加現貨銷售。尤其是目前10-11月豆粕基差高企,下游買基差的意愿不強,因此計劃后期賣一些現貨。后續供應方面,預計9月份大豆到港量在700萬噸左右,10月份在500萬噸以上。根據公司統計的樣本數據情況,預計華東地區8月份的壓榨量約190萬噸,9月壓榨量預期在175萬噸。10月大豆供應情況相對緊張,預計10月底大豆結轉庫存為400萬噸。目前公司已經買了部分12月船期大豆,公司遵循有利潤就多買豆,利潤不好就保開機的原則。公司對于11月以后的豆粕市場持相對看空的觀點,認為大豆采購成本下降,雜粕對豆粕會有一定的替代,并且四季度生豬出欄情況存在不確定性。
提貨方面,近期提貨量略降,下游企業物理庫高于去年同期。公司跟蹤的樣本飼料企業物理庫存約6-7天,部分下游企業物理庫存加合同庫存備1個月,短期內增加庫存意愿較弱,但考慮到國慶中秋的備貨,預計下周開始下游的提貨積極性將有所增加。若下游企業普遍增加2天左右的備貨量,油廠生產、提貨周期接近一個月。公司認為今年下游豬料、禽料需求被低估,水產飼料需求表現較差。飼料企業配方中豆粕占比仍然較高,芽麥、雜粕替代量有限,只有頭部企業能夠做到低蛋白配方,大部分企業配方調整并不是非常靈活。此外豬料和禽料的產量、銷量均有增長。飼料季節性表現上,水產飼料10月份后進入淡季,豬料在每年的1-2月份是淡季。
豆粕的流向方面,目前華東地區豆粕調運范圍較廣,湖南、湖北、重慶等上江區域調運較多。船運至武漢7-8天,運至長沙約十多天,運費一船一議。大船裝載量在1000噸以上,優勢在于能夠以船代庫,降低企業庫存壓力。在有價差的情況下華東豆粕銷售范圍還能覆蓋到東北、華南等地區。調運東北存在100元/噸價差就可以覆蓋成本,150元/噸價差就可發運。江西以前也從江蘇調運豆粕,近幾年因為新建油廠較多,已成為供給溢出的地區。周邊河南、安徽等地通過卡車調運,卡車裝運量約3萬噸。目前公司船運和車提各一半,預計樣本企業車、船提貨量約35萬噸/周。
2、2023年9月6日 揚中 油廠E
(1)企業經營情況
該集團旗下目前共有4家油廠,分別位于舟山、揚中、武漢、瀘州,另有2個在建油廠,分別位于河南周口(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產)和廬山。揚中油廠具有2條大豆壓榨線,產能分別為:小線2500 噸/日,大線4000噸/日;一條豆油精煉產線,日處理1200噸;年加工700噸膨化大豆粉產線一條。下游客戶40%為飼料廠,60%為貿易商。
(2)豆粕生產銷售
該廠基本每個月保持2條船大豆的壓榨量,大部分時候開大線,小線會根據大豆到港和豆粕銷售節奏調整。企業認為大豆到港量偏低,下周預計到港量不足100萬噸,后續幾周到港量下滑至130-140萬噸水平,偏低到港支撐豆粕基差,相對看好10月豆粕市場。目前工廠生產的43%蛋白豆粕占8成,46%蛋白豆粕占2成。高蛋白豆粕主要銷售給飼料企業,與43%蛋白豆粕之間存在240元/噸價差。目前工廠大豆庫存5-6萬噸,豆粕庫存維持在2000-3000噸,預計江蘇地區大部分油廠豆粕庫存都不高。工廠以近月銷售為主,目前9月豆粕銷售進度達到80%以上,10月為30%。近兩年對上江區域銷售的比較少,當廣東-華東價差超過80-100元/噸時會對廣東發貨。近幾年公司加強了與飼料廠的合作,使得公司銷售、提貨更加穩定。
下游需求方面,今年普水料較去年下滑,特水料稍好。今年水產養殖旺季開始的時間晚一些,結束時間也會推遲,因此9-10月不宜過分看空飼料需求。下游終端市場走貨較慢,導致水產飼料廠物理庫存被動增加。短期豆粕基差表現疲弱 主要是由于前期飼料企業買貨較多,導致現在豆粕銷售進度放緩。雖然大型飼料企業的庫存已備到了國慶、中秋,但中小飼料企業后續的備貨量還是比較可觀的。目前市場存在兩極分化情況,油廠在挺豆粕基差,貿易商降價出貨,飼料廠的高庫存以及9月大豆到港量的增加加劇了貿易商的拋售情緒。
(3)豆油生產銷售
工廠目前只生產豆油,且以散油為主,一級、三級和毛油都有,基本不做小包裝。豆油銷售范圍涵蓋沿江地區,主要銷售對象為貿易商和其他油廠。豆油消費進入旺季,下游自8月開始備貨。目前工廠豆油銷售情況較好,庫存較低。近期毛油產量不夠,后期準備雙線開機,同時也會從舟山油廠調油過來進行銷售。企業對于11月至明年1月的豆油基差相對看空,預計基差將下跌至400元/噸左右。關于菜豆價差走縮,企業認為菜油對豆油的替代比較有限,主要考慮華東地區吃豆油的餐飲習慣問題,認為菜油跌到負基差才會對豆油產生較多的替代。
三
9月7日我們分別調研了泰州市的一家油廠和一家飼料養殖企業,得到以下關鍵信息:
1、出于風險控制考慮,江蘇地區部分油廠和飼料企業仍以一口價銷售、采購為主,對基差點價模式接受度偏低。
2、油廠豆粕供應偏緊與大型飼料養殖企豆粕備貨充足的現象同時存在,市場處于拉鋸行情中,預計節前下游仍有部分備貨。
1、2023年9月7日 泰州 油廠F
(1)企業經營情況
該企業為一家大型民營大豆壓榨企業。集團旗下有3家大豆壓榨長,分別位于燕郊、東北和泰州。泰州油廠于2014年啟動建設,2016年投產,2018年建設二期廠房,現大豆壓榨產能為10000噸/日,設計壓榨產能12000噸/日。大豆庫容30萬噸,豆粕庫容5萬噸,油罐庫容10萬噸。下游客戶70%為貿易商,其余客戶包括集團飼料廠和當地飼料企業。
(2)生產銷售情況
由于大豆到港不足,該廠目前單線開機,日壓榨量4000噸,9月有停機計劃。公司前期采購大豆比較謹慎導致9月大豆供應不足,預計9月中下旬有2船大豆到港,能夠緩解斷豆停機壓力。目前尚有大豆庫存4萬噸。豆粕庫存1萬噸,只能保證9月20日之前的豆粕供應,9月銷售進度接近70%。大豆采購已經買到11月船期,基本上一個月3條船的采購節奏。
該廠43%蛋白豆粕和46%蛋白豆粕均有生產,以43%蛋白豆粕為主,46%蛋白豆粕主要供應飼料企業,飼料企業提貨計劃性較強。46%蛋白豆粕目前一天能夠出貨4000噸左右,但不能保證常年供應。今年巴西大豆質量不是很高,疊加豆皮銷售情況不好,因此46%-43%價差較往年提高,民營企業做高蛋白豆粕的意愿不強。
銷售模式上,該廠以前嘗試過一口價和基差銷售,2020年以后集團統一要求以現貨一口價為主,客戶提貨期7-10天,短于其他油廠。去年以來該廠也在推廣倒點價的銷售模式,該模式下一般基差售價低于市場,下游客戶可以先提貨,后期油廠再進行點價。一般當油廠對盤面看漲時會使用該種銷售模式,但這一模式需要需要客戶預留一定的套保資金。
與下游客戶的合作方面,公司不允許客戶超期提貨,否則會影響后期合作,因此合同執行率比較高。集團飼料廠受資金限制與油廠直接合作較少,但該集團倡導優先保證對終端的供貨,限量提貨時優先保證集團飼料廠能夠按時提貨、正常生產。
發貨方面,該廠以周邊地區汽運為主,占比80%,另有20%船運,發至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目前每天汽運提貨量6000噸,到河南每天發運2000噸,價差要求40元/噸以上。最遠能夠發運至西北,運費270-280元/噸。由于上江與華東地區價格倒掛,近期船運提貨量下降。由于找船、裝船、到港時間較長,現貨一口價銷售模式下擔心到港后價格下跌,因此船運一般以移庫為主。2016-2019年做基差銷售時船運占比約30%,去年船運占比只有10%。
(3)后市觀點
9月預計全國大豆到港量730萬噸左右,企業認為這一數據可能虛高。國內頭部油廠將豆粕庫存移至上江多處碼頭,入庫+出庫成本80元/噸,另有4‰損耗,一噸成本約100元,并且對豆粕基差進行挺價,反映出看好后市的心態。目前油廠沒有豆粕庫存壓力,處于挺價狀態。
下游企業豆粕庫存較高,集團養殖企業物理庫存+合同庫存已經備了30天以上。油廠成交情況差,該廠報價高于市場價格,已經12天未成交。油廠基差報價有一些松動,但由于下游企業庫存較高,降價銷售也不一定能夠帶來太多成交。雙節降至,畜禽提前1周出欄,出欄前采食量比較好,預計還會存在一些補庫需求。去年工廠壓榨量240萬噸,預計今年壓榨量也在 240萬噸左右。如果明年基差賣得便宜建議下游企業可以少量采購一些,逢低進行點價。
2、2023年9月7日 泰州 飼料廠G
(1)企業經營情況
該企業為某大型飼料集團旗下工廠之一,2012年建設,2013年投產,2016年轉型專業化水產飼料廠,2020年轉為混合型飼料工廠,并向專業領域發展。目前豬料產量占比60%-70%,畜禽料(豬料、蛋雞料)產能18萬噸,特水料、膨化料(膨化魚料、蝦蟹料、黃顙魚料、加州鱸魚料)設計產能3萬噸。
(2)飼料配方
由于今年魚粉價格高企,目前飼料中魚粉的添加比例已不到1%,改用雞肉粉、蝦粉(較少。普水料中菜粕添加比例在15%左右,特水料中基本不用菜粕。企業沒有駐廠配方師,集團內一個配方師負責一個區域的配方,因此配方調整不是非常靈活。為保證產品的質量和銷售,集團不允許經常、大幅變動配方,只允許微調。今年集團開始在配方中添加芽麥的時間也是比較晚的,芽麥使用效果不是很好,飼料顏色會偏白,下游客戶接受度較低。企業一般使用46%蛋白豆粕,豆粕添加比例在畜禽料中平均為13%,在水產料中占比較高。公司不用菜粕替代豆粕,主要是由于養殖戶接受度低。一般用發酵白酒糟(蛋白含量13%)、味精渣替代豆粕,替代品成本較低,粗纖維含量25%-27%,不利于畜禽生長,因此主要用在水產料。此外棕櫚粕也在使用。添加比例高時,豆粕在畜禽料中的用量能夠達到25%,水產料中能夠達到30%。
(3)采購、生產、銷售
工廠一年豆粕需求量12000-15000噸。以前一直買一口價,不買遠期基差。近期開始嘗試基差采購,買了少量10-1月的基差,一個月300噸,太遠月份的基差還是不買。目前廠內物理庫存5天左右,在途+物理庫存35天。近期油廠限量提貨,工廠提貨比較困難。但廠區附近油廠較多,提貨情況相對穩定,可以直接采購散裝豆粕,成本減少20-30元。預計國慶節前會再備一次貨,量不會太大。采購節奏一般根據油廠開機率、提貨情況、價格是否合適以及集團規定的備貨天數來進行采購。
工廠目前沒有達到滿產。生產線既可以生產豬料也可以生產禽,只需要更換環模即可。四季度是水產料的生產淡季,公司水產料月產量2000噸,占比較小,停產對工廠影響不大。此外泰州工廠還要幫集團旗下南通工廠代加工畜禽料,月加工量1000噸。
工廠銷售以內銷為主,外銷為輔,外銷利潤較高。公司銷售業務處于擴張階段,增加了規模場客戶的開發。8月飼料銷量12000噸,環比、同比均增加。畜禽料散裝、包裝都有出售,水產料一般為包裝料,生產和發貨速度較快。集團飼料漲價幅度高于市場,原料成本增加是漲價的主要原因。后期暫時沒有漲價計劃。養殖戶對水產料的采購會保持一致性,因此大型飼料廠在開口料銷售上存在降價打開市場的競爭,一般來說年末年初時水產料價格會有降價。今年生豬和水產養殖利潤均不好,只有蛋雞行情較好,企業認為四季度豬料、禽料需求一般,且四季度不看好豆粕價格,預計飼料銷量比三季度略降。
四
9月7日至9月8日我們分別調研了泰州市的一家油廠和南京市一家飼料企業,得到以下關鍵信息:
1、2023年9月7日 泰州 油廠H
(1)企業經營情況
該企業為一家大型跨國企業,主營油脂、米面生產。泰州工廠于2006年成立,目前有2條大豆壓榨生產線,產能分別為2000噸/日和4000噸/日,精煉產能1000噸/日,大豆庫容24萬噸,豆粕設計倉容18000噸(實際15000噸)。廠內建有碼頭,一期3個1000噸級順岸式泊位,二期4個港池8個1000噸級挖入式泊位,散裝糧食發運能力1萬噸/日,接卸能力8000噸/天。
(2)生產銷售情況
目前華東區域油廠日產能達到11萬噸以上,全月壓榨量在150-170萬噸之間,豆粕產量難以完全在華東當地消化,需要外流。工廠滿開一個月能夠壓榨大豆14萬噸,目前一個月的壓榨量大約在10萬噸左右,產出8萬噸豆粕,其中包括15000噸發酵豆粕,還有豆奶寶、膨化大豆等產品,主要用作仔豬料、母豬料、蛋禽料,在水產料中替代魚粉,以生產動保產品為主。5-9月每月出口2萬噸左右,主要面向日韓、東南亞國家,剩余4-5萬豆粕在國內銷售,其中40%-50%外運至上江,其余通過汽運供應周邊地區。
下游客戶貿易商和飼料廠各占一半,銷售以現貨一口價為主,很少賣遠期基差。目前9月的銷售計劃已完成,10-11月銷售進度為40%,明年幾乎沒有銷售。產品上普通蛋白和高蛋白豆粕均有銷售,但46%蛋白豆粕出的豆皮多,豆皮銷售存在一定困難。9月計劃壓榨8-10萬噸,10月計劃壓榨11-12萬噸,11月計劃壓榨10萬噸,壓榨量偏低。華東地區9月預計到港量為155萬噸,壓榨量175萬噸,10月預計到港量為168,壓榨量170萬噸。目前工廠的大豆庫存有5-6萬噸,豆粕庫存7000-8000噸。豆粕提貨從32、33周以后開始下滑,華東區域汽提出貨量約20000噸/日,行情較好時出貨量能夠達到26000-27000噸/日。大豆采購由總部統一安排,目前已采購至11-12月船期。由于人民幣匯率貶值,近期榨利有一些惡化。10-12月盤面榨利-20~-30元/噸,現貨榨200-300元/噸。
(3)后市觀點
該廠認為9月上半月豆粕基差不會有太大變化。目前的情況是油廠挺基差,掩護貿易商出貨,下游大型飼料廠補貨充足,物理庫存7天左右,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短期內不太需要補庫。國慶節前是否需要補庫要看終端的采購情緒。終端虧損仍比較嚴重,飼料廠縮減對終端的信用額度,導致終端資金短缺,補庫存在一些困難。
M11-1、M1-5均看正套,同時看好9月底到10月的豆粕市場行情。主要原因在于:密西西比河干旱問題嚴重,9月中旬前天氣看不到改善;巴拿馬運河也存在水位下降的問題,二者均影響到港節奏。風險點在于,如果7-8月巴西沒發船的150萬噸大豆9月全部發運,那么11月將有11100萬噸以上的大豆到港,將對國內造成較大壓力。對于國內后期大豆到港預估:9 月630萬噸,10月600萬噸,11月不考慮巴西沒發出來的150萬噸大豆,暫時放930萬噸。
2、2023年9月8日 南京 飼料廠I
(1)企業經營情況
該企業為位于南京溧水區,是一家大型飼料企業集團旗下的工廠之一。集團主營飼料生產和銷售,其中85%為水產料,45%-50%為高檔水產料。目前集團一年的設計產能 200 萬噸,實際產量在 120 萬噸左右。集團從華南到華北幾乎每個省都設有工廠,工廠總數18家,華東7個工廠,江浙4個。南京工廠2018年收購改建,設計產能28萬噸/年,目前產量3-4萬噸/年。
(2)生產銷售情況
工廠飼料月產量3000噸,同時在其他兄弟工廠做代工,飼料月銷量6000噸。今年1-3季度飼料銷量同比基本持平,品種結構差異較大。普水料掉量較多,特水料50%-80%的增幅。今年普水養殖利潤較差,一季度淡水魚的存塘量預計在30%-50%,草魚虧損1-1.5元/斤,直至現在存塘比例仍不低。近期因日本核廢水排海問題,淡水魚價格有一定上漲,后期關鍵還是看國內消費能否穩定。今年水產投苗退后15-20天左右,水產養殖旺季是否延長要看后期天氣情況,一般水溫低于20℃魚類停止進食。今年預計10月中下旬進入水產淡季,工廠基本完全停機,少量飼料會集中生產。11月至次年2月都屬于水產淡季,4月重新啟動生產。目前豆粕10月的基差已經買完,豆粕物理庫存已經達到上限,合同庫存量25-30天,提貨情況一般。
飼料配方上,工廠已將魚粉添加比例調低到30%以內,很難繼續下調。高檔水產料中豆粕添加比例較少,最多添加比例為15%;普水料中一般使用豆粕,添加比例30%為上限,也可用其他雜粕或氨基酸進行替代,最低可做到不添加豆粕;豆粕平均添加比例10%-15%。菜粕一般用于低檔蝦料的生產,年用量7-8萬噸。飼料配方不同養殖效果也會存在差異。今年水產飼料漲價較多,漲價幅度難以覆蓋原料漲幅,會通過調整配方來緩解成本壓力。
關于水產行業的發展,華東地區淡水養殖面積存在縮減的趨勢,退塘還耕的政策引導下,產業向北方轉移,由池塘養殖轉為工廠化養殖,產量、效率更高,淡水魚類消費逐漸減少,特水魚養殖回報高,養殖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