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節備貨結束 油脂上漲受阻

    2023-09-16
    摘要:

    本月重要報告已落地,整體是偏利空。長遠來看,油脂仍有上漲動能,預計國慶節后市場或將有一輪補貨。

    糧油信息網

    本周國內油脂價格先跌后漲,但整體與上周相比仍是下行趨勢。如今市場反饋,雙節備貨已基本進入尾聲,實際銷售不及預期。國內三大油脂行情仍弱勢運行狀態,全國豆油均價已跌破9000元/噸大關,工廠榨利收窄,后市油脂是否能反彈呢?

    豆油現貨市場參考價,截至9月15日午間,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報價約8800元/噸左右,其中大連地區約8830元/噸,貨源依舊緊張。天津地區約8730元/噸、日照地區約8780元/噸、張家港地區約8860元/噸、東莞地區約8830元/噸、防城港地區約8830元/噸左右。

    本周雙報告落地數據

    USDA 9月供需報告已于北京時間9月13日 0:00 發布,報告偏中性,符合市場預期。USDA9月月度供需報告:舊作,出口小幅上調至19.90億蒲(前值19.8億),結轉庫存下降至2.5億蒲(預期2.55億);新作,單產下調至50.1蒲/英畝(前值50.9預期50.2),但是由于壓榨下調至22.9億(前值23億),出口下調至17.9億(前值18.25億),結轉庫存仍達到2.2億(前值2.45億,預期2.07億)。雖然單產較上月有所下調,但市場普遍認為今年美國大豆單產將低于美國農業部周二的預估,近期美國各地的極端熱浪可能對豆莢重量造成的影響,這反過來又可能影響總產量。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的報告顯示,其成員企業(約占美國壓榨量的95%)8月的大豆壓榨量為1.61453億蒲式耳,環比減少6.8%,創下11個月來的最低,遠低于市場預期1.67802億蒲,對大豆期貨構成壓力。

    產地棕櫚油價格潛在利好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由于產量增加,出口放緩,馬來西亞8月底棕櫚油庫存為212萬噸,環比增長22.5%,創下七個月來最高水平。交易商表示,棕櫚油庫存超過200萬噸,加上產量似乎還在回升。因此除非需求增長,否則市場很難持續上漲。不過印度行業組織的數據顯示,8月份印度進口113萬噸棕櫚油,環比增長3.9%,這也是連續兩個月進口量超過100萬噸。今年印度夏季降雨不均導致大豆產量前景受損,提振食用油進口需求,促使印度買家在節日季到來前增加采購。同時厄爾尼諾現象相關的炎熱干燥天氣可能對東南亞棕櫚油生產不利,可能導致未來一年的棕櫚油產量增長受到制約,也對棕櫚油價格構成潛在支撐。印尼表示今年雨季將推遲一個月到來。

    雙節備貨提前結束

    進入九月,按照往常是中秋和雙節備貨高峰期,但從油廠與貿易商反饋的情況來看,現貨備貨方面極差,日內成交鮮有達到萬噸以上的量。今年備貨與往年相比遜色的多,究其原因其主要是前期油脂價格持續上漲,大家均有一定量的庫存。同時同消費角度來講,市場經濟整體依然是不景氣,僅是維持剛需需求而已。

    其中豆油方面,本周豆油主力合約2401期價繼續走跌,一度跌破8200點支撐,但仍是三大油脂中相對偏強的品種。目前國內油廠開機率尚可,豆油庫存雖有下降,但仍可滿足市場需求。本周豆油現貨基差跌勢放緩。棕櫚油方面,本周國內棕櫚油基差繼續走跌,主要是我國買船較多,銷售壓力較大。其中華南地區18度與24度棕櫚油實際成交多為負基差。

    菜油方面,本周四加拿大統計局周四發布的產量數據利好。該機構預計2023/24年度油菜籽產量為1740萬噸,低于8月份的預估,也遠低于上一年度的1870萬噸,隨著數據的公布提振國內菜籽油期價,但國內現貨成交方面依然低迷,基差仍有走跌的現象。其中本周四中儲糧油脂公司計劃采購三級菜籽油4530噸,全部流拍。在銷售陳菜籽油和原油中,計劃銷售7392噸,僅成交了2037噸,成交率為25.6%,成交價為OI2401-100;

    油脂后市展望

    綜上所述,本月重要報告已落地,整體是偏利空。美豆新作天氣市已結束,后期關注單產以及總產情況,目前市場普遍預測實際單產或低于美農報告數據。疊加巴西大豆已進入播種季,因天氣干旱或推遲種植。同時原油已漲至90美元大關,至周五國際原油期貨升至10個月最高點,周線圖上連續第三周上漲。國內方面,我國近期密集出臺政策,利好經濟,因此長遠來看,油脂仍有上漲動能,密切關注下游消費情況,預計國慶節后市場或將有一輪補貨。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