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期貨
USDA于本周三凌晨(北京時間)公布了9月供需報告,這份報告并沒有激起太大的波瀾,報告發布當天美盤上下波動的幅度不過30美分,遠不及6月底種植面積報告給市場帶來的震動。此中原因我們在上周周報中已談到,平衡表中很多項目的調整都已經被市場提前充分計價:23/24年度單產、產量、出口與期末庫存的調減以及種植(收獲)面積的小幅調增。略微超預期的可能是23/24的期末庫存預估雖有調減,但卻仍有2.2億蒲,不過這仍然在市場接受范圍內。
往后看,美豆的階段性高點或許已經過去(天氣炒作期間11合約最高到達1435美分/蒲式耳)。隨著進入收割期,供應端炒作也基本結束,美豆未來的交易重心將轉移至需求尤其是出口上。在出口這一側,兩大運河的通行情況與美豆價格息息相關:密西西比河的通行情況影響內陸與港口間的價差,并進一步體現在CNF報價上;巴拿馬運河的通行情況不僅影響CNF報價,還決定了美豆能否順利出口,從而影響著市場對美豆出口的預期。
另一方面,根據CHS數據,截至9月8日,巴西舊作大豆的銷售進度為76.5%,意味著農戶手中還有3000多萬噸的大豆待售,這同樣對美豆的出口形成了有力競爭。近期巴西與美灣、美西的近月CNF報價不相伯仲(巴西稍有優勢),暫時未體現出較為明顯的賣壓。還可以從另一個視角來看待這一問題,即大量尚待出售的巴西舊作大豆同樣也意味著即使在新作南美大豆上市前,美豆平衡表也未必就一定偏緊,這也是制約美豆上行的阻力之一。
此外,阿根廷第四輪大豆美元計劃已經啟動,此計劃有效激發了農戶售糧意愿,根據阿根廷農業部的數據,過去一周共銷售了約120萬噸舊作大豆。目前阿根廷大約還有800-1000萬噸大豆可供交易(包含國內消費以及出口),若此計劃能持續,阿根廷大豆出口數量有望增加,或也將與美豆出口形成競爭。
另一個交易重心則落在未來南美大豆的播種進度以及天氣形勢的變化上,這與美豆播種期的天氣炒作大致類似。如若未來南美大豆播種順利,不排除美豆中樞可能下移,反之亦然。長期來看,能直接表征著明年南美大豆豐產的可能還是類似今年4、5月份巴西CNF報價崩塌現象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