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后豆油基差偏弱預期仍在

    2023-09-26
    摘要:

    本周國慶前期,部分油廠就已經有停機計劃,而下周國慶期間大部分油廠有停機計劃,因此近期各地區都有催提現象。

    我的鋼鐵網

    近期連盤豆油持續動蕩下行趨勢,基本面以及國外暫無有利支撐。國內庫存以及周度開工有所增加,下游需求不佳,基差走弱。國外方面,雖美聯儲宣布維持利率不變,偏鷹派的政策立場,使美元提振走強,以美元定價的農產品成本升高,削弱了出口競爭力,加之北美大豆季節性收獲承壓,CBOT大豆、豆油承接下行。

    國外方面:近期美聯儲將召開9月利率決議會議,美聯儲將基準利率維持在5.25%-5.50%區間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其實在此之前,市場預測一方面是通脹壓力有所緩解,盡管美國8月CPI同比是有所反彈,但核心CPI的回落也對美聯儲短期的加息壓力有所緩解。另一方面是美聯儲官員講話似乎顯示仍延續加息路徑, 12位官員預計今年還會加息一次,7位官員預計維持不變。且隨后發布的最新季度經濟預測,2024年利率將繼續保持高位,加之偏鷹派的政策立場,美元提振走強,而且美元匯率創了3月以來的新高,這意味著以美元定價的大宗商品包括農產品在內的成本升高,削弱了出口競爭力。

    而就在美國農業部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9月14日當周,美國2023/24年度大豆凈銷售量為434100噸,低于一周前的703900噸,也低于市場預期,因此大豆出口銷售欠佳,以及季節性收獲壓力,依舊讓CBOT大豆豆油承壓下行。

    競品油脂方面:據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SPPOMA)數據顯示,2023年9月1-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單產減少0.1%,出油率減少1.24%,產量增加0.22%。隨著東南亞棕櫚油產量的攀升,出口增量預期還是有所減弱,庫存壓力持續增加。雖然厄爾尼諾對東南亞棕櫚油產量影響尚在,但主要將體現在明年遠期合約,這意味著即便四季度東南亞棕櫚油進入減產周期,也很難再有超預期的表現。出口需求下滑也將不可避免,尤其是在現階段中國和印度兩國的棕櫚油庫存不斷累積的背景下,后續的進口需求勢必有所下降。因此隨著棕櫚油的期價逐步破位下行的同時,未來也仍將面臨繼續走弱的風險。

    國內基本面方面:根據Mysteel農產品對全國主要油廠的調查情況顯示,第38周(9月16日至9月22日)111家油廠大豆實際壓榨量為188.44萬噸,開機率為63.33%;較預估高12.63萬噸。而節前本周預計第39周(9月23日至9月29日)國內油廠開機率小幅下降,油廠大豆壓榨量預計178.24萬噸,開機率為59.9%,本周國慶前期,部分油廠就已經有停機計劃,而下周國慶期間大部分油廠有停機計劃,因此近期各地區都有催提現象。

    據Mysteel調研顯示, 截至2023年9月22日(第38周),全國重點地區豆油、棕櫚油、菜油三大油脂商業庫存總量為209.68萬噸,較上周減少3.86萬噸,減幅1.81%;同比2022年第28周三大油脂商業庫存137.73萬噸增加71.96萬噸,增幅52.25%。本周主要還是因下游需求不佳,豆油在累庫,棕櫚油雖有進口但貨權集中,下游貿易商集中備貨,菜油因菜籽進口量減少以及壓榨產能減弱提貨的原因庫存也有下降。

    總體來說,豆油節前備貨已1月有余,現處于集中出貨期,相信節后還有一波集中采貨期。單油廠大豆庫存來看,還有下降預期,且豆粕也因養殖利潤問題基差有所下調,節后如果大豆因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有所拖延,商檢預期兩周的時間大家似乎已然適應,若國內需求好轉,基差還有扭轉可能,但北美季節性壓力以及巴西大豆的出口壓力仍在,且南美整體種植面積的大增,抑制了大豆的市場價格。因此豆油基差偏弱的預期仍然較大。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