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糧食科技項目開啟揭榜制!我省有糧食科技項目揭榜制需求的單位,5月20日前可將相關資料報送至湖北省糧食局倉儲與科技處。
9日獲悉,根據省糧食局發布的《湖北省糧食科技項目揭榜制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我省每年安排揭榜制糧食科技項目數10個左右,分為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兩大類,范圍為糧食倉儲科技、糧油加工和食品加工、糧食裝備制造、糧食質量安全的糧食現代物流。
省糧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試行糧食科技揭榜制,旨在引導糧油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圍繞糧食產業發展重大技術需求,集中優勢資源,持續對行業共性、關鍵性、重大前瞻性技術開展研發與應用,推進全省糧食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和高質量發展。
《方案》對發榜和揭榜方條件都作了詳細規定,如要求技術攻關類項目發榜方,實施周期原則上不超過三年,攻關項目屬于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具有迫切需求,在行業有引領示范作用。對技術攻關類項目揭榜方的主要條件有:能提出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可行性方案,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或行業先進水平。成果轉化類項目揭榜方的條件為:擁有較強的成果推廣應用隊伍,能夠提供成果轉化所需的資金、場地、市場等配套條件。
據了解,糧食科技揭榜制項目實施流程包括需求征集遴選、對接揭榜、項目申報、評審公示、資金撥付等環節,入選項目納入“糧食流通產業發展項目庫”,由省糧食局會同省財政廳組織績效監控和評價,對于通過虛假申報等不正當手段騙取支持資金的,追回資金。
糧食科技項目揭榜制范圍
1.糧食倉儲科技。安全、綠色、智能、精細化管理開展倉儲科技創新。包括:科學儲糧、綠色儲糧技術;儲糧生態系統相關基礎理論研究;儲糧信息自動感知和自動采集系統、倉儲機器人等先進技術開發與應用;物理、生物源儲糧藥劑等綠色防護技術;糧食分類收購和儲藏相關新技術的研發。
2.糧油加工和食品加工。糧油適度加工技術和深加工技術與產品創新。包括:糧油適度加工工藝、產品標準;小麥、稻谷、大豆、雜糧、特色植物油脂等功能性、專用性新產品;油菜籽加工新型技術,油料蛋白、生物活性物質等高端、多功能制品開發;工業化傳統主食生產技術研發;副產物循環、全值和梯次利用研發;方便營養的米制品,強化稻谷、玉米、大豆在營養健康、生物化工、生物醫藥等領域深加工技術應用;新型功能性淀粉糖和醇類新產品,開展食用、可降解包裝和地膜用、精細化工用特種變性淀粉等產品研發,促進去庫存相關技術的產業化。
3.糧食裝備制造。先進裝備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實現糧食裝備制造突破。包括:高效、環保、智能化糧食出入庫機械設備和物流設備研究開發;對標先進標準,提高糧食設備(裝備)制造核心技術水平;“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國產糧食清理、烘干設備節能環保技術水平和智能控制技術;高效節糧節能營養型糧油和特色雜糧等加工裝備;米制品加工關鍵設備和成套設備;推進糧食加工自動化、智能化,促進產業技術。
4.糧食質量安全。研究完善“中國好糧油”系列標準及糧食質量控制作業系列標準和評價手段。包括:突破快速檢測技術瓶頸,開發糧食收購現場快速自動采集和質量檢測設備;專用品質評價儀器開發;真菌毒素、重金屬污染和農藥殘留超標糧食安全合理利用技術。
5.糧食現代物流。移動糧倉的配套設施和技術;物聯網、北斗等信息技術應用;自動化、智能化的糧食物流裝備和出入庫設備研發;多式聯運銜接和物流管控一體化技術優化;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在提升糧食流通管理的數據獲取能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