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2024年伊始,國內油脂市場持續下行,走勢明顯偏軟,核心驅動力無外乎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國內消費疲軟,去庫偏慢,致使國內未來兩個月的進口能力大幅走低;二是南美豐產預期升溫,致油脂油料供應端持續承壓。
第一,南美大豆產區種植進度快于預期。
從當前巴西及阿根廷大豆產區的種植與生長情況看,南美實現豐產的概率較大。目前市場普遍預計2023/2024年度南美大豆擴產2500萬噸。
巴西方面,近期巴西南部及北部地區迎來適量的降雨,而巴西中地區降雨仍不夠規律。這對大豆生長略有影響,但1.55億—1.58億噸的總產量水平大概率能夠得到保證。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稱,截至2023年12月27日當周,2023/2024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為1359萬公頃,相當于計劃播種面積的78.6%,較一周前推進了9.5%,高于2022年同期的72.2%。阿根廷大豆種植情況良好,基本能恢復到正常年份的產量水平,預計為4600萬—4800萬噸。
第二,因中國采購疲軟,美豆近期持續走低。
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周度出口檢驗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8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96萬噸,此前市場預估為60萬—110萬噸。其中,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檢驗量為47萬噸,約占總出口檢驗量的49%。
出口檢驗數據雖然略有回升,但難以改變本年度美國對中國出口總量減少的大趨勢。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1日當周,2023/2024年度美國出口至中國的大豆數量為1391.8萬噸,較上年同期的1737.2萬噸下降345.4萬噸。中國方面采購疲軟,是造成美豆近期持續走低的重要原因。
第三,印尼下調棕櫚油出口指導價,下調幅度近3%。
印尼貿易部官員表示,印尼將1月1—15日的毛棕櫚油出口參考價格設定為746.69美元/噸,低于2023年12月16—31日的參考價格767.51美元/噸。印尼將1月1—15日的毛棕櫚油出口稅和出口專項稅分別設定在18美元/噸和75美元/噸,與此前持平。印尼將1月1—15日毛棕櫚油出口參考均價下調21.18美元/噸,或造成近期國內棕櫚油進口成本整體下調,預計調整幅度在2%—3%之間。
第四,國內油脂庫存依然高企。
中國糧油商務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52周末,國內三大食用油庫存總量為251.17萬噸,環比增加0.41%,同比增加33.97%。其中豆油庫存為119.09萬噸,周度增加3.24萬噸;食用棕櫚油庫存為83.02萬噸,周度下降0.38萬噸;菜油庫存為49.06萬噸,周度下降1.83萬噸。
第五,去庫緩慢造成未來兩個月國內進口能力有所下降。
糧油商務網預計,2024年1月、2月棕櫚油進口數據分別為48萬噸、32萬噸,同比明顯下滑。2024年1月、2月菜籽油進口數據同樣略有下滑。三大油脂中,只有豆油在未來兩個月仍保持了一定的進口力度,進口數據環比只是小幅下降。
第六,2023年12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及出口雙雙下滑,或能適當緩解當前國際油脂市場的供應壓力。
目前是馬來西亞棕櫚油產出淡季,棕櫚油產出及出口減少符合預期。對全球市場來說,油脂供應端壓力暫時不大。馬來西亞南部棕果廠商公會(SPPOMA)數據顯示,2023年12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下降10.86%,其中鮮果串(FFB)單產環比下降10.21%,出油率(OER)環比下降0.14%。
出口方面,據船運調查機構ITS數據,馬來西亞2023年12月1—31日棕櫚油出口量為137.9萬噸,較上月同期出口的153.1萬噸減少10%。
展望后市,國內下游消費疲軟,去庫偏慢,致使國內未來兩個月的進口能力大幅走低,這對國際油脂市場形成利空影響。另外,在預期2023/2024年度南美大豆擴產2500萬噸的背景下,全球油脂油料供需格局轉向寬松的概率較大。預計至北半球大豆種植前,油脂油料價格重心將持續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