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信息網
本周是2024年交易的第一周,但元旦節后市場開市油脂并未迎來所謂的開門紅,倒是走出了一波跌跌不休的行情。即將迎來傳統備旺季——春節。隨著期價以及油脂基差的走跌,使得下游備貨積極性增加,均在逢低補充庫存。部分廠商以及貿易商預計,今年春節備貨或有所提前,那么市場更加關心油脂價格能否出現一輪預期的上漲呢?
豆油現貨市場參考價,截至1月4日午間,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報價已跌破8000元/噸大關至7980元/噸左右,其中大連地區約8030元/噸。天津地區約7910元/噸、日照地區約7930元/噸、張家港地區約8130元/噸、東莞地區約7980元/噸、防城港地區約7900元/噸左右。
南美干旱天氣得到改善
本周二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在2024年的第一個交易日,收盤跌至2023年6月28日以來的最低水平,原因是全球頭號大豆供應國巴西農業產區的天降雨善,基準期約收低1.9%。本周美豆多以下跌為主,仍是隨著南美天氣迎來降雨,大豆生長條件得到改善,美豆的銷售或受到限制,畢竟美國和巴西在世界市場上競爭大豆生意,巴西大豆單產穩定可能會阻止買家將業務轉向美國。咨詢機構Datagro表示:2023/24年度南美大豆產量將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5%。這有助于緩解巴西天氣不利導致大豆產量下調的擔憂。預計南美大豆產量達到2.223億噸,雖然低于上次預估的2.313億噸,但仍比2022/23年度的1.941億噸高出15%,比2020/21年度的歷史峰值1.985億噸高出12%。美國農業部USDA將于1月12日公布,關注此次報告發布的谷物季度庫存和農產品供需數據,就目前來看市場沒有特別的供需矛盾,外圍基本面仍是偏弱的格局。
MPOB報告于下周公布
當前產地棕櫚油已進入減產周期,市場關注產地棕櫚油產量以及庫存變化。分析師們預計馬來西亞12月底的棕櫚油庫存可能進一步下降,因為產量下降幅度超過出口下滑的幅度。預計12月底棕櫚油庫存為237萬噸,環比降低2.28%,這也將是庫存連續第二個月下降。12月份的毛棕櫚油產量估計為160萬噸,環比下降10.31%。12月份的棕櫚油出口量估計為134萬噸,環比下降4.39%。針對于后期,仍關注天氣對產地棕櫚油產量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不過當前產地豐隆投資銀行表示毛棕櫚油相對豆油的價格折扣缺乏吸引力,棕櫚油和汽油(POGO)價差縮窄,而主要植物油進口國(特別是中國和印度)庫存較高,將抑制近期對棕櫚油的需求,下周重點關注馬來西亞棕櫚油局在1月10日(下周三)發布官方棕櫚油供需數據。
各地陸續啟動春節備貨
元旦假期歸來,國內油脂期價開啟跌跌不休行情,市場積極展開補貨,逢低補貨,但因對后市信心不足,備貨量或不及預期,不排除有提前結束的可能。當前國內豆油方面,本周豆油現貨基差跌勢放緩,但從遠月基差來看,基差或繼續下行。截至周五華北地區貿易商一豆基差在05+520~530,平穩、山東地區工廠一豆05+550~650,華南地區主流在05+480~600之間。棕櫚油方面,當前國內棕櫚油處于去庫存階段。市場成交較元旦節前好轉,基差穩中上漲,其中華北地區基差為05+120~130,貨源較少、華東地區基差在05-10、華南基差在05+10。菜油方面,本周菜籽油行情仍是偏弱,各地成交較上周逐步轉好,銷售壓力逐步減輕。各地廠商反饋,基差方面暫未有明顯變化,出貨量增加,下游經銷商均在逢低少量補貨。
油脂后市展望
綜上所述,元旦節后油脂并未迎來如期上漲,主因是國內油脂呈供強需弱的格局。近半個月國內油廠壓榨量下降,除了壓榨利潤低迷外,豆粕脹庫也是主要因素之一。雖然2-3月份國內大豆采購量少,但11-12月份仍有結轉。重點關注經濟復蘇情況,當前國內以豆油為例,均價再次跌破8000元/噸大關,后期在無利多支撐的背景下,大幅反彈的空間或有限。同時也需要關注小油種,如葵花油、玉米油、葵花油以及棉油價低、性價比高搶占豆油市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