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轉基因推廣再獲進展。今日農業農村部官網公示,包括37個轉基因玉米品種、14個轉基因大豆品種通過初審,申請者包括大北農、登海種業等眾多公司品種。這是玉米、大豆轉基因技術獲得安全證書之后,最重要的進展。意味著距離商業推廣更進一步。
公告顯示,根據《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品種審定會議初審通過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及相關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為30日(自2023年10月17日至2023年11月15日)。
市場最為關注的是轉基因玉米,通過初審品種包括裕豐303D、中科玉505D、登海605D、鄭單958GK等,北京聯創種業公司6個品種獲得初審,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4個品種獲得初審,是獲得品種初審比較多的公司,其他如登海種業獲得兩個以及一個品種初審。
轉基因大豆方面,獲得初審通過的品種有脈育526、中聯豆1505等,大豆種植主產區的東北區域明顯占優,申請者包括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等。另外一個申請者是大北農下屬的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目前這些品種處于初審通過后的公示環節,上述品種按程序通過審定后,實際種植區域還應符合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化有關安排。也就是說,真正走向市場,還需要政府統籌安排。
據了解,政府在轉基因推廣上非常審慎,采用的是逐步觀察,確定效果后再繼續推進的思路。 2021年政府確定轉基因試點200畝,2022年是10萬畝。今年大幅增加到390萬畝,最終推廣面積約400萬畝左右。
此前盡管已在試點中,這些轉基因品種還沒有通過評審,沒有官方認可的身份,現在相當于給了官方認可。
此前,我國轉基因頒布的是安全許可證,頒發給提供轉基因技術的公司,比如大北農和杭州瑞豐。有了安全許可,說明技術上已經成熟,轉基因技術還要和具體的育種環節結合,通過育種推廣部出去,這就要借助目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種子公司。這一步需要種子公司也獲得許可,就是攜帶轉基因技術的品種通過審定。
據了解,目前轉基因技術提供者除了大北農和杭州瑞豐,還有少量來自先正達,今年增加了中國農大,從推廣面積上看,大北農和杭州瑞豐占絕對優勢,其中大北農今年推廣220萬畝,杭州瑞豐推廣160萬畝。大北農占比56%,杭州瑞豐則占比40%。
大北農和杭州瑞豐兩家公司有先發優勢,獲得轉基因安全證書的時間比較早。兩家公司在去年推廣中產業也獲得比較好的表現,比較容易獲得種子公司和農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