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cn油訊
近日,備受關注的“第17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暨農畜產業(衍生品)大會”在遼寧大連召開,來自國內外產業界的專家齊聚一堂,圍繞產業發展熱點話題分析交流。
當前,我國油脂油料產業格局及發展形勢發生了哪些變化?企業應該如何應對風險挑戰、實現穩健經營?參會的行業專家帶來了深度觀點分享。
大豆壓榨產業日益集中競爭激烈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總工程師張立偉在主題演講中指出,近年來大豆壓榨行業經過健康有序發展,開始進入高質量的發展階段。
進口大豆的壓榨已經形成了五大區域布局:環渤海壓榨區、華東沿海壓榨區、華南沿海壓榨區、長江流域壓榨區、中西部壓榨區。
壓榨能力不斷增加。截至2022年底,全國120家1000噸/日以上的進口大豆壓榨企業年產能超過1.42億噸,比十年前增加了5100萬噸。
企業規模在不斷擴大。120家進口大豆壓榨企業日均產能達到3900噸,比十年前增加了1900噸。日加工大豆產能超過1萬噸的單體企業由十年前的3家增加至8家。
大豆壓榨行業的集中度在不斷提高。全國前10家大豆壓榨企業(集團)旗下企業數量占比超過65%,壓榨能力占比超過73%。未來幾年行業集中度還將進一步提高。
圖片
大豆壓榨行業投資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從本世紀初的民營企業為主,現在變成了民營、國有、外資企業共同發展的格局,數量占比分別為38.3%、34.2%和27.5%。這種結構還是科學合理的。
張立偉也指出,我國實際大豆壓榨量每年9500萬噸左右,大豆壓榨產能是過剩的。
九三糧油工業集團董事長羅永根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在大豆產能過剩的背景下,行業產能繼續擴增,產能利用率逐年走低。
截至今年9月,全國進口大豆壓榨產能高達48.2萬噸/日,為近幾年來年比最大增幅,明年還有少量產能投產,預計產能將達到50萬噸/日。
隨著產能的增加,近3年開機率均不及60%,且有逐年降低的態勢,行業競爭變得更加激烈,靠壓榨本身帶來的現貨利潤維系則更加艱難。
羅永根建議適度控制、合理布局行業產能。大豆壓榨企業要團結起來,以行業內部、上下游之間的相對穩定性來抵御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贏得更多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益海嘉里集團糧油原料事業部李峰在論壇討論環節表示,現在南美大豆進口量增大,占比近70%,導致美盤大豆的價格代表性發生了變化,國內大豆壓榨企業不再單純依賴美豆類品種進行套保,更多的是套在大商所的油粕品種上,從而推動大商所的價格影響力不斷提升。
李峰認為現在市場參與者越來越多元化、復雜化,真正的競爭對手可能是行業外的。大豆壓榨企業需要相互學習、共同自律,讓行業能夠良性健康發展。
油脂廠商如何應對市場風險?
隨著大豆壓榨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高,產能、產量占比大的壓榨企業在市場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強,不論是它們的管理風險能力,還是報價模式,都作為標桿引領著行業的發展,這直接推動了下游定價模式的根本轉變。
近年來,油脂油料現貨交易已從傳統的“一口價”發展為“期貨價格+升貼水”的基差定價模式。在交易所推出期權品種后,基差交易再次升級,現貨貿易中嵌入期權的含權貿易得到快速推廣。
邦吉公司風險管理亞太區負責人張騰仁表示,國內油脂油料行業對新概念、新交易模式具有很強的吸收和接受能力。從兩年前開始,邦吉中國工廠賣出的貨,大概40%的量都配上了含權貿易。
北京合益榮投資集團總裁周世勇在論壇討論中談到,最近一年,油脂從業者都感同身受,業務操作非常艱難。市場行情波動巨大,兩天一回調三天一上漲,影響油脂油料等大宗商品的因素變得錯綜復雜。比如美國的加息和中國的降息政策對大宗商品成本的影響,以及各國的生物柴油政策等,都難以把握,不確定性越來越大。
周世勇表示,今年油脂油料市場這樣的表現,好像是一個亂局,但其實會是一種常態,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基差交易的普及。目前來看,豆油、棕櫚油現貨95%以上是基差交易。大宗商品交易的定價權全部上移,定價權不在中間環節和終端環節,完全在上游。
壓榨廠只要買了進口大豆,就會在大商所進行豆油和豆粕的套保,賣出基差。作為貿易商來講,如果不接這個基差,就沒有貨賣,就不能在市場當中生存。
二是大量對沖資金的涌入。現在整個交易所的沉淀資金可能達到18000億的水平,這當中產業資金占比可能連1/3都不到,缺乏話語權。
對沖資金往往不看基本面,通過電腦程序化交易進行風險對沖及跨品種套利。資金和產業之間對于行情判斷會存在“溫差”,對于油脂品種可能高達(每噸)1000塊錢。產業認為可能漲1000塊就差不多了,但是在資金的推動下可能上漲1500、2000塊;產業認為下跌可能500塊差不多了,資金可能砸到1500到2000塊。
這樣就會導致價格波動頻繁且劇烈,使產業客戶感到非常痛苦。
周世勇表示,這兩方面情況會長期存在,而且不能改變。因此想在這個行業里生存,只能順勢而為。
油脂油料行業的從業者,不管做工廠也好,做貿易也好,首先要真正的學會基差交易,建立自己的數據庫體系和價格管控體系。另外從國外的發展經驗來看,期權交易是解決波動性最好的一個方法。期權可以一手一手的做,慢慢地介入,但是這一關是必須要過的。
周世勇認為,基差和期權是油脂廠商管理經營風險、實現穩健可持續發展最需要的兩個抓手。
(注:本文內容來源于大會主題演講及論壇討論,詳盡內容以大會實錄為準,oilcn油訊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