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暨農畜產業(衍生品)大會主題演講
(備注:以下內容為發言速記,不保證內容準確性,僅供參考)
馬來西亞棕櫚油委員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 Desmond Ng
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謝大連商品交易所以及馬來西亞衍生產品交易所,邀請我為今年的油脂油料大會做報告。今天我的主題報告是全球棕櫚油市場供需及可持續發展。
作為全球四大油脂的棕櫚油,過去22年,棕櫚油產量成為全球油脂供應量較大的植物油,左右著不僅該油脂的價格,而且影響下游產業鏈企業的利潤。即便企業沒有涉及棕櫚油貿易或應用,也必須對棕櫚油供需情況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的掌握油脂價格的趨勢。
雖然現在是11月,今天我的報告將首先跟大家分享今年的全球棕櫚油產業的供需現狀,然后再分享一下2024年棕櫚油產量的預測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來看截至目前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棕櫚油產量和出口量、國內的情況。雖然出口量同比降幅比產量高,因為國內消費在這9個月同比增長32%,減緩了馬來西亞庫存的增幅。馬來西亞消費,因為經濟情況的恢復,近期消費的增加,是因為馬來西亞有些工廠把有補貼配額的小包裝提早備貨,印尼按目前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8月份,產量同比增長了15%,同時出口也非常強勁,增幅高達291萬噸,加上國內的B30生物柴油政策,把消費提高了很多,庫存比去年降了88萬噸,比年初的369萬噸低45萬噸,屬于偏緊的狀態。今年印尼產量大漲,主要是因為去年的比例造成的減產,以及今年產量恢復所造成的。
說到棕櫚油的產量,不管是去年、今年還是明年,棕櫚油的產量都會被過去兩年的天氣和棕櫚油管理情況影響。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從開花到結果需要24個月,任何的壞天氣對棕櫚油的產量有24個月的滯后效應。馬來西亞的洪澇,除了對當時受影響區域的產量,降低了15%之外,持續的大雨也影響了部分昆蟲的數量,導致雌性花的受粉不均勻,而且持續降雨也會破壞根部,目前大家關注的厄爾尼諾現象,其影響長達24個月之久,炎熱天氣到雄性花的形成,影響兩年后新果的產量,干旱天氣影響后期可受粉雌性花差不多一年后的產量。 短期也會影響到可受粉雌性花的凋謝,影響6個月的產量。今年預計7月份開始厄爾尼諾現象的形成,將會對明年的產量產生影響。
除了天氣的因素,勞工短缺,種植園的維護減少,也影響到棕櫚油和新果串的減少。
2023年延續了過去幾年持續降低增長趨勢的成熟收割面積,今年成熟收割面積也預計只增加了37萬公頃,主要是因為印尼收割面積只增長了1.6%,因為各個大型種植公司支持可持續發展原則下于2016年開始放緩拓展面積,馬來西亞延續國家政策保留森林,面積拓展有限,同時翻種沒跟上,把整體的種植面積降下來了。
產量的增速放緩,除了種植面積因素之外,另一個原因是老樹種植面積的滯后,樹齡在21年之后,單產會急劇下降。從下面的兩個圖表去看,去年馬來西亞和印尼都有大面積的老化樹,這兩國的樹齡老化情況比2019年的30%和24%更加嚴重了,說明樹齡老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兩國都必須積極的種植,以確保產量。暫時限制短中期的增長,意味著會影響到每一個企業種植公司自己的產量,種植后還要等到七年后才可以有比較明顯的產量的增幅,所以對種植園來說是比較糾結的事情。
馬來西亞在勞工的問題上,今年也得到了部分的解決,但是沒有完全到位。加上氣候、施肥等因素的影響,預計今年馬來西亞棕櫚油單產會保持不變,印尼因為氣候的關系,也沒有改變,跟去年一年,預計每公頃3.35噸。除此之外棕櫚油的單產在過去十年里,正在以平均0.9%的幅度下降。其中以馬來西亞的情況最為嚴重,平均降幅達到1.8%,印尼的單產也接近馬來西亞一半的速度在下降。如果樹齡老化沒有得到及時解決,單產下降趨勢將保持不變,或者說即便氣候好轉,管理完善,增產的幅度也會因為樹林老化的原因被抑制。
所以綜合之前所分享的各種因素,2023年全球棕櫚油產量預計達到8029萬噸,增幅112萬噸。其中印尼的增產達78萬噸,馬來西亞按目前的趨勢,預計會減產10萬噸。值得關注的是南美洲國家,今年累計預計增產20萬噸,而且今年也加大了他們的出口到歐盟去。
雖然2021年到2023年年度負荷增長率2.4%,過去幾年的年負荷增長率只是達到1.2%,要比09年到2019年的那十年低了3/4。
雖然過去幾年產量的增長率在放緩,2023年的產量只是微漲,因為經濟穩步恢復,再加上棕櫚油價格比去年低,今年全球棕櫚油消費預計比2022年增加497萬噸,或者6.6%,達到8063萬噸。除了歐盟的棕櫚油消費量,預計稍微降了一些之外,其他都會加大棕櫚油的消費。
隨著歐盟降低棕櫚油的銷售,今年的棕櫚油在生物柴油的使用基本依靠印尼政府的政策得到支撐,全球產量達到1999萬噸,在6月初才開始落地執行,而且還只是局部地區,到了8月1號才能全國執行。預計印尼棕櫚油使用量增加50萬噸左右,達到1030萬噸,占今年棕櫚油在生物柴油使用量的一半以上。隨著印尼生產棕櫚油使用量提升,加上其他國家也在漲,在生物柴油的利用率,今年預計達到1/4的量。
來看看印尼整體棕櫚油供需展望,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國,印尼也是棕櫚油的消費國,剛才說了,因為B35的政策,印尼也是生產大國,經濟持續恢復的情況下,棕櫚油的使用量將會增加66萬噸,今年預計印尼增產的幅度達78萬噸,出口量將會同比增加25萬噸,庫存比去年增長20萬噸,對價格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除了給出年后庫存不會大漲之外,今年也作出了同樣的預測,預計365萬噸左右的量,這比遭遇極端干旱2019年年末庫存,460萬噸還要少100萬噸,隨著厄爾尼諾現象,對2024年的產量有影響的情況下,明年供應會更加偏緊,致使價值上漲。
看看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棕櫚油消費國的需求情況。2023年,印度油脂消費量增長7.6%,或者188萬噸,達到歷史新高的2648萬噸,雖然在今年穩步回升的氣候條件下是繼續攀升,增加120萬噸,但是今年的油脂進口量仍然創新高,大幅度增加16.3%,達到了1700萬噸的量。
隨著今年經濟的持續好轉,2023年將漲270萬噸,棕櫚油因為年初的庫存比較高,價差的優勢,今年棕櫚油的消費量是增加了94萬噸,或者10.9%,也因為高庫存,今年印度自己本身的棕櫚油進口量將會降17萬噸。
對于食用油應用短缺問題,該使命建議從政策推出之后,開始加大油棕的種植面積,棕櫚油產量將從35萬噸增加到112萬噸,到了2030年的時候,產量預計增加280萬噸,如果該計劃成功執行,對于兩國來說,未來的棕櫚油出口總量,預計將會有一定的影響。
相比印尼和印度,作為全球棕櫚油需求量第三大國,今年歐盟油脂進口消費,延續了前兩年下跌的趨勢。隨著歐盟需要繼續降低棕櫚油在生物柴油的應用,今年棕櫚油的消費將會微降大概8萬噸,棕櫚油進口也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動,大概增加5萬噸左右。
今年消費幅度降幅沒有像過去兩年那么大,減緩了棕櫚油在這個領域的降幅。大家可以看到,歐盟進口棕櫚油主要應用于能源領域,特別是生物柴油,根據政策,雖然歐盟已經把棕櫚油的使用量定格在2019年500萬噸,必須逐年把使用量逐步降低,到2030年完全禁止棕櫚油使用,根據我們所得的消息,今年因為經濟因素和倉儲量降低,棕櫚油的使用量暫時保持不變。
來看看中國的棕櫚油供需情況,隨著國內食用油需求,因為經濟活動的復蘇,預計棕櫚油在使用方面比去年強。但是工業需求將會比較平穩,基本上靠剛性需求。
因為上半年沒有進口利潤,今年棕櫚油進口量613萬噸,消費量會增加78萬噸。
為什么在過去兩年里,中國的棕櫚硬脂在下跌,氫化油脂進口在提高,1—9月氫化油脂進口量達53萬噸,扣除約9萬噸的用于食品加工外,有44萬噸的進口量,主要替代棕櫚硬脂。全年預計有大約60萬噸的氫化硬脂被替代為硬脂。棕櫚油的消費也要把進口起酥油的轉變納入整體棕櫚油需求,預計今年有約70萬噸的起酥油將會被進口用于食品加工,所以2023年實際棕櫚油消費量會高達700萬噸。
最后看一下今年全球棕櫚油供需情況展望。全球總產量預計持續增長到8029萬噸,漲123萬噸或1.4%。
疫情結束,價格下跌,利好經濟情況已經提振多國消費,今年棕櫚油的消費量增497萬噸或6.6%,達到8063萬噸。
看看明年供需展望。首先大家知道厄爾尼諾現在基本成行,而且來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10月12號的消息,厄爾尼諾現象預計將持續到北半球冬季,而且是100%的機率從2023年12持續至2024年2月,這段時間強度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機率高達73%,除此之外厄爾尼諾現象預計達80%的機率將持續到北半球春季。厄爾尼諾現象已經確認,而且將最少延續到明年2月底。
厄爾尼諾現象會帶來高溫熱點數量持續攀升,這個沒有達到2025年的高溫數量,有別于2015年和2019年的,這兩年到了10月份的時候,蘇門答臘島的熱點會因為雨季的到來下降,所以還需要繼續跟蹤蘇門答臘到的氣候情況。即便如此,按照目前的大趨勢來說,預計今年厄爾尼諾現象是中期的,會對產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綜合氣候因素,2024年全球棕櫚油的總產量預計達到8145萬噸,增幅116萬噸左右,比今年預測的增幅基本上持平。印尼預計增產79萬噸,馬來西亞預計在相隔一天后,再度連續兩年減產,明年減產的幅度高達15萬噸。
看一下明年全球棕櫚油供需情況展望。2023、2024年因為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只增加132萬噸,達到8144萬噸。而印尼B35的執行,雖然降低出口量,但是把整體消費量提高,使到明年的庫小比大幅度的降低到17.5%。
對棕櫚油的增產放緩,甚至減產達到了一致的看法,對棕櫚油價格是看漲的。三位專家認為明年均價棕櫚油的全年價格比今年漲大概1100美金,或者是450元左右的馬幣。
可持續發展,應該建立在可持續性的保持產量穩定,最好是穩步的增長。但是棕櫚油產業要增產的一個占,就是馬印兩國的增產放緩。去年更是馬來西亞種植面積連續第三年下降,種植面積的擴展減速,主要是因為環保的課題,可持續發展的課題,使印尼禁止發放種植園的制造,降低了他們擴展的速度。
馬來西亞基本上也停止發放了棕植園擴展的許可,基本上飽和了。疊加之前的種植工作之后,這對接下來的棕櫚油產量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氣候不穩定的情況,這幾年更加的頻繁發生。
除了確保可持續和平穩的棕櫚油供應之外,另一個是關注更多要素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2000年以來,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以及社會問題,一直都和某些農產品的發展關聯在一起,作為全球產量以及使用量最高的植物油,棕櫚油在這里是被明顯的關聯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開始制定了一些棕櫚油可持續認證計劃,目的是向全球消費者保證,棕櫚油可以能夠滿足某些可持續參數的要求。第一個可持續認證,自愿性質的認證體系。馬來西亞于2011年和2013年推出了RSPO的認證,這個認證被兩國強制用于棕櫚油行業。
馬來西亞于2013年推出了棕櫚油可持續生產的國家標準,這些標準編號為MS2530:2013。面臨的可持續問題,如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最佳實踐和社會責任,都包含在七項原則里。
到了2017年,MS認證成為強制性的認證,到2020年馬來西亞棕櫚油都符合標準。這是為了確保馬來西亞棕櫚油行業能夠通過國家計劃可持續生產和認證,以應對全球市場日益復雜的可持續性挑戰和要求,這也為認證的可持續棕櫚油的生產商和買家提供了RSPO的市場替代品。
作為國家政府主導的馬來西亞可持續棕櫚油認證體系,包含了很多優點。首先是該標準的實施可行性和實用性。基于國家法規、標準、許可證和行業最佳實踐要求。減少了遵守國家立法以外要求的技術障礙,確保該國棕櫚油供應鏈的可追溯性和監管鏈統一。涉及了更低的認證和滿足規格要求的成本。
第六個優勢是能夠對馬來西亞小農戶和土著社區進行優化,政府全力支持。
除了以上的優勢以外,馬來西亞政府去年再次為了完善MSPO2022標準,不得轉換天然林、保護區和高保護價值區。確保符合國家許可和監管要求。MSPA包含經MSPO認證的所有棕油種植區的地理信息。EUDR涵蓋棕櫚油、牛、大豆、咖啡、可可、木材和橡膠以及衍生產品,為運營商和貿易商制定了強有力的強制性盡職調查規則,以證明他們在2020年12月31日之后生產的產品不是通過砍伐森林所得和合法。需要有關產品原產地的精確地理信息。
總結:今年全球棕櫚油產量仍然因為馬來西亞勞動力沒有及時完全到位,過去幾年氣候因素而沒有得到預期的增加,預計漲112萬噸,不排除下調,印尼實際產量沒有目前月度數據報的高。全球經濟目前仍然嚴峻,但處于復蘇,剛性需求增加油脂需求,提振棕櫚油需求量上漲,預計增幅達497萬噸,印尼、中國和印度消費增加,歐盟的消費因為生物柴油政策會微降。后續馬來西亞和印尼庫存會微漲,但是因為中國沒有累庫,使總庫存比去年漲2.8%,但是庫消比卻因為需求大漲,從去年19.9%降到今年的19.2%。
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機率不斷提高,干旱從7月份明顯擴散,將持續到明年3月,明年下半年可能減產。基于需求增幅比產量增幅高,明年全球油脂價格將會上漲,棕櫚油因為產量增幅有限或減產,印尼內需加大,抑制出口,明年價格預計上漲達100美金。
可持續發展理念已經受到多國,特別是歐盟的關注和要求,除了報產量持續增長,更重要的是必須符合可持續性的理念和原則,而馬來西亞可持續棕櫚油認證滿足了這個要求,而且持續優化,馬來西亞可持續棕櫚油認證是強制性的,所以使用馬來西亞產出的棕櫚油,都能讓用戶和產業鏈的任何一環,都對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我的報告就到這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