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棕櫚油和月桂油市場價格展望

    2023-11-05
    摘要:

    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棕櫚油價格將繼續回升。預計交易價格將達到4000-4200 林特吉/噸的高位。

    第十七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暨農畜產業(衍生品)大會主題演講

    (備注:以下內容為發言速記,不保證內容準確性,僅供參考)

    20231105/1df9432a1104ee0b30fa4c2fe8bd5a2b.jpg

    Fastmarkets公司棕櫚油分析子公司負責人   Sathia Varqa

    非常感謝主持人剛才的介紹,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再次來到大會,我也是恭喜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和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合作。

    我們也看到這次兩個交易所在明年的第一季度,也會對全新的大豆油的交割結算簽訂了新的協議,我們也相信,今后的交易量也會節節攀升。

    我來自于棕櫚油分析所,我們主要是有關于相關的價格包括新聞、數據來進行相關的分析,我們在今年也是被英國的一個價格展望的機構所收購,主要是針對各種大宗產品,包括大豆、鋁、銅和棕櫚油開展相關的分析。今天會介紹棕櫚油的市場和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另外介紹今年前10個月價格的影響因素,另外會展望2024年的因素,最后和大家介紹月桂油的一些情況,以及做一個總結。

    首先對于印度尼西亞來說,還是全球范圍內,有關棕櫚油或CPO最大的生產國。在09年的時候,最大的產量國還是馬來西亞,最后被印度尼西亞所超越,之后可以看到,整個產量現在基本上也都是平穩趨勢。

    印尼因為國土比較龐大,也可以看到在蘇門答臘島,整個產量的在增加。2016年的時候,馬來西亞的產量主要受到了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而且到現在馬來西亞的產量,在2016年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之后,一直沒有恢復,所以大家也可以知道厄爾尼諾對我們的生產有多大的影響。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達到了69%,馬來西亞是24%,泰國占4%,這是五大原棕櫚油的生產國。主要的兩大國占據了非常大的份額,就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占據了主導市場。在原棕櫚油生產方面,主要是在過去的三四十年當中一直由印尼和馬來西亞主導。

    從出口方面來看,印尼占了55%,馬來西亞在棕櫚油出口方面占32%,泰國也是有所增加,達到了100萬噸。

    棕櫚油的整個市場結構,基本上還是比較持平的,只是在南美稍微有一些新的國家。

    再看一下消費國,印尼是最大的生產國以及出口國,也是一個消費國。所以對印尼來說,不僅是大的人口國,而且在國內整個的生產,包括出口,包括消費,都是占比非常大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政府的制度,包括利率,包括通脹,其實都對印尼的棕櫚油市場有很大的影響。

    在消費國方面,印度排第二,占22%,第三是中國,占消費的14%。棕櫚油的用途也是在過去幾十年,主要是用在食物,多數的棕櫚油主要是作為食物的添加劑方面,包括單獨的使用棕櫚油,也包括調和油,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也都是一樣,對于棕櫚油也會和其他的一些油可以進行調和,包括橄欖油,包括其他的向日葵油也都可以進行調和。

    還有一個是油脂化學品占了14%,對月桂油來說也是第二個使用在油脂化學品當中。包括個人護理,包括其它的一些清潔化學品,也可以進行使用。還有越來越多的使用棕櫚油的領域,也就是生物柴油以及能源領域,剛才嘉賓也講到了,由于印尼、巴西、菲律賓、泰國,包括馬來西亞,他們也是有這樣的綠色能源的需求,所以他們會在生物柴油部分用到棕櫚油。

    從這個圖表中可以看到棕櫚種植面積持平的,相對應的跟大豆面積在不斷的增加。剛才的黃總講到的馬來西亞總體的種植面積有所下滑,因為馬來西亞有更多的要求放在認證方面,所以馬來西亞的產量增幅是減緩的。在印尼也是類似的趨勢,而且印尼在2023年,今年整個面積是下降的。另外在美國和巴西可以看到,他們的增幅特別快,主要的原因在于需求在不斷增加,因為他們對大豆的種植面積在不斷擴大。因為我們也知道,美國在生物柴油當中,大豆的占比非常高。

    另外再看一下植物油的產量,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可以看到,在今年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包括明年其實也都會遇到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對于橄欖油整個的產量,從2022、2023并沒有很好的恢復,我們也可以看到橄欖油的價格達到了8900美元,和棕櫚油相比高10倍的價格,還受到天氣的影響,也是導致西班牙橄欖油的下降,印度尼西亞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我這邊總體的介紹,再看一下糧食價格。糧食價格是不斷的上升,因為去年俄烏危機發生之后,可以看到糧食價格就在不斷的攀升。

    之后簽署了一個倡議,持續了一年。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俄烏并沒有續簽這樣的倡議,當然沒有續簽,并沒有導致糧食價格的上升,植物油總體保持比較低的位置。對植物油來說,現在整個的價格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還有全球的植物油,包括整個糧食的價格在過去的幾個月當中,還是保持著穩定的價格,但是明年可能這種趨勢會發生改變。

    具體來看一下棕櫚油的價格,可以看到今年是紅色的,低于去年的價格。可以看到整個的下降接近30%,以馬幣為計價的話,基本上是持平的價格。可以看到馬來西亞整個產量的原因,抑制了這個價格。另外可以看到食用油的價格,葵花籽油有很大下降,所有的價格其實在今年是在不斷的下降。

    從4、5、6月份開始,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棕櫚油和葵花籽油的價差。看一下這兩種油的差別,橙色是CPO,藍色是葵花籽油的價格。從整個9月份的時候,整個的價格就有很大的差別。可以看到葵花籽油是低于CPO會被它拖累,現在已經成為最便宜的油了,但是在9月份的時候不是如此了。

    為什么葵花籽油的價格會那么低,葵花籽油的下降數是俄羅斯花籽的庫存高企,烏克蘭的港口恢復了黑海的貿易,雖然沒有續簽黑海的協議,對于烏克蘭來說他們找到了其他的路線,實現了葵花籽的貿易,這個是讓我們的市場大多數人認為價格會大幅的下降,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供應是在不斷的增加,而且不斷的從黑海運出來,導致了價格的下降。

    對于馬來西亞價格來說,一方面產量不錯,棕櫚油的庫存也比較高,剛才講了葵花籽油的價格是比較低的,特別是從今年前10個月來看,壓低了棕櫚油的價格。

    我這邊也是羅列了五大主要的原因,首先是影響因素一個是天氣,一個是生產與庫存,第三個葵花籽油,還有中國出口的稅收,以及印尼的生物柴油,還有三個其他的原因,并不是最主要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今年印尼也推出了CPO的交易所,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個星期,才剛剛推出,交易所的交易量比較小,但是對于印尼的政府來說,包括對印尼的商品交易所來說,他們也都是在不斷的想增加整個的交易,當然也希望能夠有合理的定價權。

    這個是主要的一些原因,使得整個棕櫚的定價產生影響,不僅是量和流動性,當然還有包括數據和可靠性,包括透明性,這樣的話我們要促進整個的交易,現在可以看到,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現在也可以推動相關的交易,對歐盟來說,他們也推出了可再生能源的指令,還有法規,這對出口到歐盟會受到影響,剛才講到了,對于歐盟來說,對馬來西亞第三大棕櫚油的出口市場,印尼也是非常大的出口市場,所以會受到他們的影響。

    對于到歐盟的出口,這也是達到了460萬噸的體量,主要是馬來西亞和印尼出口到歐盟的,馬幣在貶值。對于馬幣來說可支撐棕櫚定價,但是現在并沒有達到。

    首先看厄爾尼諾,所有的數據顯示出厄爾尼諾的指數非常清晰,海面溫度非常異常,高于正常值,但是沒有給降水帶來巨大的改變,也沒有帶來更多的干旱的溫度,這主要是由于厄爾尼諾它并沒有進一步的加強,這里有一點,一個是溫度的加高,降水沒有增加,有水和溫度這兩個原因共同構成,未來會發生厄爾尼諾。如果厄爾尼諾來了,這是非常不好的影響。

    如果看到這張表,綠色的線條,我們把所有的模型進行整合以后得到的預測,根據澳大利亞氣象局最新的報告,需要看看厄爾尼諾1月份達到高峰,然后慢慢的削弱,一直到3、4月會逐漸下降,1月份是高峰。如果海面溫度升高的話,是不是會看到更多的熱點數量呢,目前現在的數據是這樣的,主要是在加里曼丹島,但是在馬來西亞不是那么明顯,但是熱點的數量確實在增加,這個數量確實是在增加的。我們看到藍色的線條顯示出熱點數量在加里曼丹島是增加的,在8、9、10月會有更多的熱點數量,每年都是這樣的,這是正常的,但是今年比較特殊,熱點的數量開始的時間更早了,增速更快了,從7月份就開始數量增加,我們看到7、8、9熱點數量都在增加。紅點是一些其他地方的熱點數量,也就是說這些地方的降雨減少,溫度增加,而且也會對他們的單產造成影響。

    如果目前的厄爾尼諾現象在不斷惡化,在2024年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產量會減少5%,總的產量會減少100萬噸,這是目前的一個預測,也是一個極端的情況,我們會看到產量在2024年馬來西亞會減少5%,這是非常巨大的降幅。

    大家不要忘記,價格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因為天氣炎熱,還有降雨量降低,會出現干旱,干旱不利于棕櫚的生產和產量。對北美和南美是相反的情況,南美地區厄爾尼諾會帶來充足或高于平均的降雨量,厄爾尼諾對于南美大豆單產和種植都是好消息,馬來西亞如果只是看棕櫚油,確實是不好的消息,但是看大豆油,對南美是好消息,所以厄爾尼諾是雙刃劍。

    現在看一下天氣對于棕櫚產量影響。我們對于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影響,CPO產量去年1845萬噸,今年大概是1850到1860萬噸,變化不大。最大的變化體現在明年,明年我們覺得毛棕櫚油產量會下降,達到1800至1750萬噸,降幅達3%—6%的降幅,這是馬來西亞的影響。

    印尼呢,雖然它比馬來西亞的種植量翻倍,但是馬來西亞的情況更為嚴峻,他們受到極端干旱條件的影響更大。

    我給大家舉了一些極端的例子,你會看到它單產會減少,也會減少榨油的情況,馬來西亞將會面臨著多年的問題,但是今年還好,今年他們的工人是沒問題的,今年的人工非常充足,因為有一些新的種植面積,但是由于樹齡老化,由于工人很多是新手,所以這些新工人的生產率會降低,減少馬來西亞的產量和單產,再加上馬來西亞有一些不同的認證,所以在馬來西亞新增的這些棕櫚源的面積會有所放緩。

    把這些所有因素綜合起來,馬來西亞未來的產量,在2024年不那么樂觀。馬來西亞是這樣的。印尼的產量基本在4800到4850萬噸的水平上,原因也是一致的,包括天氣的原因,還有化肥使用減少,特別是中小企業他們的化肥使用減少,會少量的影響印尼今年和明年的棕櫚產量。

    再回到馬來西亞在1—9月份的出口有所下降,大約降幅達到年化3.4%的水平,可以看到綠色的柱子,是1—9月份的產量,而紅色是他們1—9月份出口的數字,所以馬來西亞的出口比較疲軟,跟生產相比,出口要更少一些。這就意味著馬來西亞會有比較高的庫存,會達到11月的新高,到了10月份供需的數據會出來,我們會看到馬來西亞的庫存會更高一些,因為它的出口還沒完全恢復,有241萬噸的落差。

    紅線是印度尼西亞,藍色馬來西亞,印尼的波動更大一些,主要是印尼的政府政策比較嚴謹,有禁令,但是馬來西亞的庫存保持比較平穩,而且長期比較平均,比較平衡,意味著對于價格來說不太好,因為庫存量非常高,長期而言產量和出口量而言有240多萬噸的差,所以馬來西亞的庫存量會增加。

    我們看到在一系列出口限制和禁令之后,印尼的庫存已經開始在禁令取消以后有所下降,而馬來西亞的庫存是比較平穩的。

    先看一下葵花籽油和大豆油的情況。還是要考慮一下葵花籽油今年的價格情況,如果葵籽油進行出口和榨油的可獲得性增加的話,這就會給CPO的價格帶來影響,如果看一下,一方面是葵花籽油的壓力,一方面是棕櫚油的壓力,葵花籽油的增加是由于出口量增加,葵花籽油的庫存量非常高,這主要是由于去年俄烏的沖突導致葵花籽油的庫存非常高,沒有被壓榨,現在可以出口了。而大豆油情況不同,主要供應增加,是由于美國的生物柴油的指令,同時也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導致了大豆油的價格變得革更低,這就給棕櫚油帶來壓力。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可以看到從2022年9月到2023年8月,烏克蘭出口了560萬噸的葵花籽油,比上一季度增加了25%,也就是說烏克蘭的葵花籽油出口量不降反升。在2023、2024年的情況,已經在美國農業部有所預期,我們自己也做了預算,未來葵花籽油的出口量,我們預計出口會超過這個水平,對葵花籽油的出口非常樂觀。

    把所有的這些做一個整合,可以看到棕櫚油價格并不低,不是最便宜的食用油,但是價差在快速的下降,特別是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棕櫚油和其他食用油之間的價差在下降,這也會對像中國、印度和中東國家棕櫚油的需求有所影響。

    現在看一下需求端,剛才講了天氣、生產,講了葵花籽油這些影響因素,現在看看需求端的因素,我剛才提到,馬來西亞出口的需求不太樂觀,主要是因為出口對中國有所下降,對中國的出口額比較低。

    再看印尼的出口情況,馬來西亞出口下降了,大概下降了3.4%。而印尼出口量卻上升了,升幅達到了180萬噸的印尼的出口量,所以你看到,印尼出口在增加。那么出口到哪里呢?主要是被中國市場所吸收,紅色的是展示了印尼出口到中國的棕櫚油情況,藍色是馬來西亞出口到中國的水平,把他們兩個加起來,可以看到從1月到8月,中國對印尼和馬來西亞的總進口量還是比較低的,仍然比疫情前低很多,所以問題是馬來西亞和印尼能否在2023年剩下這幾個月中恢復到對華出口之前的700萬噸的水平,如果有所增加的話,這個需求主要來自于哪里呢?我覺得馬來西亞的出口增長,主要是基于價格,再加上中國本國的經濟政策的因素。

    接下來給大家了解一下前8個月中國的增幅情況,可以看到中國購買了大量的來自于印尼的棕櫚油,可以看到和其他一些目標市場來比,中國的增幅非常巨大。對于馬來西亞同期,也就是說今年的1—9月份,我們來對比一下今年和去年的1—9月份的情況,它的增加只是在某幾個國家可以看到,包括韓國、巴基斯坦和肯尼亞,而其他的出口,荷蘭、中國、印度,對他們的出口反而是下降的,所以馬來西亞的出口份額主要是增加了對中國精煉棕櫚油的出口,這也是為什么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庫存這么大,價格有所壓低的原因。

    這個圖展示的馬來西亞和印尼對歐盟的出口,在2022年有所下降,但是馬來西亞和印尼對歐盟的出口還是比較穩定的,雖然有所下降,但是降幅并不大,還是很穩定的,這也告訴我們,在未來馬來西亞政府和印尼政府還需要做更多工作,才能夠消除歐盟對于他們的歧視性的政策,也就是歐盟對砍伐森林歧視性的政策,目前還沒有生效,但是到2025年6月會生效。

    現在講了生產、天氣、葵花籽油,講到了出口需求,現在看一下生物柴油,也就是B35混合率,這是印度尼西亞從08年在全國范圍內的混合率,這將會讓生物柴油總消費量達到1200萬千升的水平,這得益于有利的棕櫚油和柴油的價差優勢。對印尼來說,它的生產是會比較停滯的,但是國內消費的速度會有所增加,在明年這將會是一個趨勢。

    目前為止也可以看到,他們在實施方面有非常好的記錄,可以看到在生物柴油方面可以繼續來吸收相關的這些棕櫚油。

    我們再看一下整個月桂油的價格,現在是比較低的,整個鹿特丹的價格,現貨整個月的價格,1—9月持平,跟去年相比,去年整個月桂油的需求非常高,因為是在疫情期間,很多人來購買,但是今年沒有這個需求。

    現在個人的消費已經開始下降了,需求也是非常的疲軟,對于月桂油來說,現在價格也是比較令人失望的。我們也是覺得,在未來也沒有整個上漲的空間,或者一個趨勢。

    再說月桂油的時候,也看一下毛椰子油,也可以看到它的價差,基本上是100到120美元左右,另外可以看到,毛椰子油和毛棕櫚原油之間議價,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也可以看到,整個的價格現在也是得到了毛棕櫚原油的支撐,而且相關的月桂油的這些產品,由于供應的短缺,基本上差價比較穩定。我們也可以看到,到目前為止馬來西亞的結轉的量大概是247萬,也可以看到多種油脂總體上來說,應該是達到700萬噸。接下來會根據2024年整個的產量做相應的調整,在2024年的產量大概會達到1800萬噸。

    在明年的第一個季度,一般來說產量都是比較低的,而且整個的需求是比較高的,主要是來自于中國,也可以看到,中國的春節期間,第一個季度會比較高的需求。但是整個的產量會稍微有點下降,所以在明年的1月份出口會增加,因為初期的庫存比較高,所以第一季度庫存會降到200萬噸以下。

    總結一下,首先是天氣的原因,還要考慮葵花籽油的價格,也要關注地緣政治的局勢,包括俄烏危機,包括中東危機。所有的這些因素,主要是三大因素會影響到毛棕櫚油的定價,不僅是未來的幾個月的時間,一個是今年10月、11月、12月。與此同時可以看到,棕櫚油和大豆油之間的貼水也是比較窄的,從短期來說,對毛棕櫚油的價格是有壓制的影響,由于厄爾尼諾現象比較明顯,所以明年上半年的產量會有影響,這個產量會影響100萬噸,主要是馬來西亞的產量會減少。

    棕櫚油的價格面臨產量下行的壓力,我們預計會有所回升。在CPO的價格,由于受到產量的影響,價格會相對來說有所回升。我們也由于馬來西亞的影響,因為至少我們從7、8、9月份,包括在10月份的時候,生產的產量還是比較穩定的。

    所以說總體來說,產量下降,但是價格會上升。最后的價格可能要等到明年的第一季度,我們估計交易價格會達到4000—4200馬幣,價格也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價格高的話,包括需求也會受到影響。我們覺得高價格在2024年也不會持續很久。

    非常感謝各位的聆聽,謝謝。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