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植物油價格走勢及其影響因素解析

    2023-11-05
    摘要:

    豆粕價格持續低迷,全球大豆壓榨量始終不高,要鼓勵提高壓榨量,就必須提高價格。未來4到6個月,大豆價格可能會上升。

    第十七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暨農畜產業(衍生品)大會主題演講

    (備注:以下內容為發言速記,不保證內容準確性,僅供參考)

    20231105/5df42d950328d6fb227711f619810e43.jpg

    Glenauk Economics咨詢公司董事總經理   Julian McGill

    非常感謝,我想感謝大連商品交易所以及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今天從上午到現在看了很多的幻燈片,大家現在還有耐心坐在這里,感謝你們。

    接下來會分享更多的內容。更多的把信息整合一下,這些圖片對大家會非常有幫助。

    首先可以看到,這是全球的植物油生產的情況,所有的植物油,菜籽油、橄欖油等從八十年代開始在不斷的上升,人口在不斷的增長。當時10億人口,人均的整個消費也在增加,不僅是服務于更多的人口,而且是提供更多的熱量。

    中國現在也扮演著更大的角色,中國消費植物油的產量也在持續增加。除了產量之外,也可以看到有一個發展的趨勢,這個發展趨勢,產量的趨勢,不僅是線性的增長,是呈指數性的增長。

    圍繞著這個發展趨勢,發生了變化,這些波動的原因,也是大家一直提到的。從2015年開始有很大的波動,已經不符合發展趨勢了,有所下降了,這是天氣的原因。

    從2019年之后,也可以看到,整個的產量開始是落后于價格的趨勢。對于這些產量的話,如果保持這樣的發展趨勢的話,會遠遠超過2個億,現在不到2億。在過去的40多年一直是指數型的增長,為什么價格會是那么高,但是產量沒有辦法保持價格增長的趨勢,我覺得非常有意思,而且產量是遠落后于價格的增長。也可以看到,在2019年到底發生了什么原因呢,我們的原因在這里。

    一方面可以看到,主要是看印尼和馬來西亞,主要是印尼。現在的情況是在全球范圍內,也是有大量的植物油的生產,主要是印尼種植了大量的棕櫚樹,在左側當中可以看到,這是印尼新種植的面積。

    也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亞有很多地方有新種植,都不知道在哪里種植,公司也不知道在哪里。在幾年前,印尼也是政府剛發現有幾百萬的棕櫚樹的種植區域,這也就是從右側的角度可以看到,這是更好的數據。可以看到在2012年之前,價格是比較高的,印尼基本上種植的面積是幾百萬公頃,量非常大,綠色的是100萬的。現在種了,要等四年才能開始進行收獲。現在已經基本上等了三年,現在也可以看到差距,在三到四年或五年的周期當中,種植的面積在不斷的增加,另外可以看到,價格一直在增長。

    2019年價格比較低,2022年這些棕櫚樹開始生產了,在2022年在印尼是增加了4萬公頃,基本上沒有特別大的增長。

    因為現在拓展沒那么快,就像剛才黃先生講了,因為由于穩定性的原因,而且現在對于印尼來說,如果再找合適的地方去種植的話,也是比較遙遠的地方,沒有那么方便。而且現在還需要銀行貸款來幫助你進行種植,我們在歷史上第一次價格那么高了,但是沒有種植了,新種植在減少,對其他國家有影響了。

    右側是印尼有大量的產量,剛才很多人講厄爾尼諾,2015年整個的現象之后,雖然印尼的產量在下降,但是后來2016、2017又恢復了一點,那個時候也可以看到,有20多萬、30多萬公頃新的種植面積,但是在2019年之后沒有新的種植面積,又受到了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可以看到整個產量恢復要花費更多時間,特別是在今年,印尼的整個產量是2019年的水平了,所以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來恢復產量。現在增長非常小,這是現在的問題。

    我們在說厄爾尼諾現象,現在整個的氣侯情況也不一樣,幾周之前我在巴西,以前可以看到拉丁美洲降雨會增加,通常來說馬來西亞有干旱,我昨天在吉隆坡,下雨很厲害,在印尼,在蘇門答臘地方,在這些地方,主要是在南半球,他們很容易受到干旱的影響。所以有可能明年也不會看到產量的增加,可能會看到由于厄爾尼諾導致的生產量的降低,我也不覺得厄爾尼諾影響會那么大。

    過去是讓棕櫚油產量上升,現在沒有這種結果了,對價格有什么樣的影響呢?可能會說棕櫚油產量不好,而且價格低。但是去年我們卻看到一些葵花籽油的產量非常高,鹿特丹進行了所有這些油的交易。

    這個是大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相對于棕櫚油的價差,在歐洲菜籽油比毛棕櫚油還要低,短期的,但是除此以外,比較一下菜籽油、葵花籽油,都和毛棕櫚油都是平價的,很少見看到這樣的狀況。所以棕櫚油的供給并不多,有些人會覺得是不是棕櫚油太多了,不是這樣,而且其他的一些油品供應量反而很大,所以這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市場這種情況非常奇怪,主要是由其他的一些軟油供應量太大,反而對毛棕櫚油的價格進行了沖擊,軟油的關鍵,有的時候會有誤解與大豆產量而言是無關的,但是如果看一下油的價格,而是要看壓榨才決定了大豆油的價格,而不是種植,其實不是這樣的。

    最近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的壓榨在增加,葵花籽油來自于烏克蘭,主要供應國是烏克蘭,處于戰爭之中,即使在戰爭里面,它仍然以折價,以貼水的方式供應葵花籽油,這跟前幾年的供應是不一樣的。

    現在這個價格相對于毛棕櫚油的提高,現在需要依賴的是大豆油的壓榨,但是大豆油和其他的一些作物不一樣,它只有20%的產量,所以雖然歐盟美國和巴西有這個壓榨,但是歐盟的壓榨跟以前相比有所下降。對歐洲來說并不奇怪,因為是有逆向關系的,軟油多的話壓榨少一些,但是巴西是不一樣的,因為巴西有一個非常好的收成,是一個非常高的收入,而且物流不好,所以庫存非常大。

    另外一點是美國,在9月份有一個最高的量,但是就歷史而言,并不是那么大變化,所以看到美國有一個變化,但是變化不是很大。然后我們需要看到有一個大豆油壓榨的同比變化,為什么會這樣呢?之前有人提到,基于政府的政策,美國的政府政策是傾向于支持生物柴油的。實際上美國的政府政策特別是加州,非常支持生物柴油,也就是說從一些廢的一些料中得到生物柴油,在中國也是可以看到,中國的廢油越來越少,美國、歐洲他們會買中國的這些廢油,因為這對于他們而言,是生物柴油很好的原料。理論而言,他們喜歡這些廢油,但是目前我們的廢油產量不夠多,因為有一些公司他們搜尋全世界,去找這些廢氣的棕櫚油去進行生物柴油的煉制,但是現在生物柴油不夠用了,我們需要去考慮到用一些二次使用的植物油,美國是大豆油和廢棄食用油的出口國,但是現在有巨大的投資,對于大豆油的壓榨也有顯著的需求的提高,目的是為了能夠獲得可用的生物柴油。

    在此之前,美國都是大豆油和廢棄食用油的出口國,現在已經不出口了大豆油和廢棄食用油了,基本上美國已經變成了植物油和廢氣油的進口大國,可以在右邊可以,他們在菜籽油和葵花籽油,還有廢棄食用油的情況,美國的生物柴油的需求量巨大,首先美國是先用本國的能源,用本國的軟油,用本國使用的廢油,然后不夠用了,他就開始進口其他國家的廢棄食用油,但是也會從加拿大進口他們的菜籽油,這也是為了滿足本國的要求。

    美國也會有轉變,歐盟在實行他們的生物柴油計劃一樣,他們已經成為進口國,以前是出口國,現在變成了進口國,完全是為了滿足政府的要求。同時他的改變還體現出,美國是如何來進行出口的,歷史上我們知道,美國會進行大豆的出口,美國很少做加工,他就是直接把大豆出口到中國,出口到世界各國。今天美國是大量的投資于大豆壓榨,因為他需要大豆油滿足生物柴油的需求,整個是由于美國政策的改變,因為美國過去一直是出口國,現在美國會變成一個豆粕的出口國,而不是豆粕的進口國,而且會越來越多的吸取各地的廢油,包括廢棄的棕櫚油。

    比如說用現在是用棕櫚油油脂,我們看到由于政府的政策影響了市場,美國現在正在壓榨更多的大豆,國內使用這些豆油,同時來進口菜籽油,進口葵花籽油,進口廢棄食用油等等,對于美國的壓榨利潤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這個圖顯示了美國大豆日益與世界脫鉤,已經比歐盟和巴西高很多了,藍色的線條高很多,比荷蘭價格高很多,這是由于美國的政策,吸收了越來越多的不同種類的植物油和廢棄油,在美國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優先策略,形成了高的費率,所以形成了議價。

    今天早上的時候,我們談到了大馬交易所協議的簽訂,可以把大豆期貨交割結算價進行海內外的聯動,這個驅動力量也是由于這個需求。為什么美國的大豆價格漲了這么多呢,美國為了壓榨,總是要考慮壓榨利潤,現在大豆的價格已經無關了,問題是大豆的價格和豆粕和油之間的差價,這個才是決定壓榨利潤的關鍵。

    左邊是美國大豆與豆粕價格的差距,可以看到一直到2019年底,大豆油價格和豆粕油的價格基本是一致的,然后從2020年一月之后價格上升,豆粕保持低迷,兩者的價差越來越大,是什么導致兩者的價差越來越大呢?棕櫚油的產量在2019年出現了停滯,同時棕櫚只能產生油,當世界需要油的時候,對他們而言,棕櫚油總是最佳的選擇,今天的種植是不能夠提高產量的,世界需要更多的油,但是棕櫚油的產量跟不上,就轉向第二大油料作物,這就是大豆油。但是大豆油的價格上升,并不意味著豆粕的價格上升,豆粕的價格跟肉有關,但大豆油的價格和豆粕的價格相關性很低,從這個以后可以看到,由于這個原因,影響了美國壓榨的利潤。

    我給大家提到了,在食物上,大豆大概80%是豆粕,20%是油。歷史而言,大概是30%和35%之間的關系,這是壓榨有30—35的分割。出現差價以后,35的比例就變成了40%的收入來得于大豆。

    在全球卻不是這樣的,印度豆粕需求比較低,但是油需求量很高,由于他們需要大豆油作用食用油,大豆油壓榨比例在40%,但是在美國是非常罕見的比例,我給大家的理論,這些由于市場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植物油的需求,棕櫚油又不能滿足需求,只能鼓勵人民壓榨更多的大豆,得到更多的大豆油,因此需要提高大豆油的價格。所有這一切意味著什么呢?

    首先第一點,我們之前講了棕櫚油的供應增長放緩,印度尼西亞可能今年有50萬的供應量的提高,明年可能持平,也有可能下降,取決于降雨量的水平。

    來看看印度,大家都會和2015年進行比較,我也是進行這樣的比較,但是在當時我們的天氣是不一樣的,9月份已經有了非常嚴重的干旱,但是現在沒有出現,印尼9月、10月、11月本來應該下雨的季節,但是今年沒有。今年厄爾尼諾已經提前降臨了,但是厄爾尼諾給我們帶來的干旱,剛剛才開始,所以我們想厄爾尼諾在后面的時候影響會逐漸的降低。

    我們也會看到,整個棕櫚油的供應也會逐步的放緩。對于植物油來說,包括葵花籽油來說,相對來說它的供應是比較充足的,特別是在加拿大菜籽油也在不斷的恢復,包括俄烏危機,他們可能也會在葵花籽油供應方面稍微有點影響,中國也會提供更多的相關的葵花籽的供應。

    在歐洲現在也不會很高,巴西也不會很高。也可以看到其實對于阿根廷來說,去年干旱比較嚴重,所以他們大豆的壓榨量是很低的,所以也可以看到,現在全球的大豆量并不高,但是現在逐步的恢復了,因為我們現在有更多的植物油,現在大豆的壓榨量開始不斷的增加,這樣的話價格就上升了,在未來的6個月當中,大豆的壓榨量會增加。棕櫚的供應基本是持平,在整個經濟不是那么景氣的情況下,也可以看到,大豆會逐步的提高價格,特別主要是美國在不斷的增加整個大豆的壓榨量,在未來4—6個月中可能會增加壓榨量和增加大豆的價格。

    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內容,感謝各位的聆聽,謝謝。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