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鋼鐵網
13日起,今冬以來最強寒潮席卷我國大部分地區,北方多地進入嚴寒狀態,中東部大范圍雨雪、寒潮天氣,南方上演冷暖逆轉,而北方地區多地降溫幅度逼近20℃。在寒潮影響下,北方未來三天氣溫將大面積、持續刷新今冬來新低,
自13日起,我國多地出現雨雪天氣,而本輪雨雪寒潮過程呈現了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降溫劇烈、雨雪相態復雜、有一定極端性的特點,而在極端天氣的作用下,國內各行各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那么此次寒潮對市場有何影響呢?
從油廠原料供應情況來分析,從下圖可以看出,目前油廠庫存持續上升,根據Mysteel對國內111家主要油廠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第49周(12月1日至12月8日),全國主要油廠大豆庫存為505.89萬噸,較上周增加33.55萬噸,增幅7.1%,同比去年增加66.94萬噸,增幅15.25%。而當周大豆到港量共計201.5萬噸,處于近期較高水平。也就是說各油廠整體是不缺大豆的,大豆的供應量在此次寒潮中并未出現減少的情況。
而從原料的運輸端來看。原料端主要看大豆情況,目前寒潮可能會對大豆到港產生影響,而該到港量也是處于近兩個月時間以來比較高的水平。另外,從港口到油廠這段路來講,大豆到港后部分通過廊橋棧道直接到油廠,部分是短途汽運或者是火運,整體來說從原料運輸端來講,寒潮天氣對于原料大豆的供應影響不大。
因此可以從原料的供應及原料的運輸環節,此次寒潮并未對豆油市場產生不利影響。那從豆油的角度呢?
首先,豆油的產量情況來看。寒潮天氣可能會導致部分壓榨設備受損甚至是影響工人的正常開工。根據Mysteel調研數據來看,2023年第49周豆油產量31.97萬噸,較上周(34.82萬噸)減少2.85萬噸,豆油的產量確實出現了減少,但產量的減少是因為寒潮嗎?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從11月初開始就已經開始累庫了,目前油廠的庫存壓力普遍偏大,且隨時會有脹庫風險,因此油廠方面更多的是考慮當前豆粕的庫存壓力而選擇有計劃的停產,而非極端天氣導致的,
其次,從豆油的需求端來看,豆油的需求基本集中于傳統節日節的一個月左右,而2024年由于春節較晚,因此從歷年的備貨節奏來看,春節備貨時間節點可能在1月以后,也就是說本身這段時間的需求就不高。再從運輸角度來看,雖然在原料大豆方面影響不大,但國內銷售端的運輸基本上靠汽運的,而目前國內尤其是北方地區受雨雪天氣影響,高速封路,大車司機出車意愿降低,導致運輸受阻,油廠的提貨節奏明顯放緩,市場整體的提貨量明顯下滑。
綜上因素分析,此次寒潮天氣基本上對豆油及終端的消費產生了一定影響,導致豆油的提貨節奏變慢,從而致使油廠的豆油庫存繼續增加。后市來看,冬天北方地區的需求會減少,也就是說棕櫚油對于都有的替代影響減弱,因此該短時間內替代部分的需求會歸還給豆油,未來豆油的需求是增加預期,另外,1月份的春節前備貨也將會對豆油市場產生利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