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內容
Toggle navigation
登錄
首頁
woo programming language
油訊
導油榜
導油圖
品牌
搜油
商機
登錄
油訊
精選
油業
油市
頭條
油問
油安
制油
營銷
法規
美研究:食用橄欖油有望降低血栓風險
2019-03-12
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初步的小型實驗,驗證了每周至少食用一次橄欖油,能降低患血栓及動脈阻塞的風險,同時也能預防心臟病和中風的發作。這項研究結果公布在2019年休斯敦的美國心臟協會流行病學和生活方式預防年會上。實驗結果依賴于參與者在問卷調查上所填寫的食用橄欖油的頻率,而不是橄欖油的食用量。
“喝油排毒”的偽科學,你信了嗎
2019-03-11
最近,“喝油”成為一個熱搜詞匯。有主播因為“喝油+喝酒”而喪命;有明星說喝油排毒能治療糖尿病、高血壓、肝硬化等各種疾病;有人說喝油能減肥,有人說喝油能降血脂降血糖……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并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能夠證明,大口喝油、大碗吃油,對健康有好處。炒菜油是可以用的,但一定要限量。
食用植物調和油調了什么油?選購時要看清這些標簽
2019-02-26
食用植物調和油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成品油按照營養和風味的需要,按一定比例科學調配制成的食用油,這樣的油不僅脂肪酸組成比例的平衡性好于單一食用油,還含有單一油品所不及的多樣營養成分。消費者在購買食用植物調和油時,最需要對比的不是品牌和價格,而是配比和營養,還應根據日常烹調方法合理選擇和使用調和油
芥花油是不是菜籽油?進口芥花油是轉基因的嗎?
2019-02-15
市面上逐漸流行一種“芥花油”,不少營養專家推薦,但商家的宣傳常令人懵圈:有的說和一般菜籽油不同,有的說正宗的芥花油是進口的。實際上,芥花油屬于菜籽油,是一種低芥酸菜籽油。“芥花油”是個約定俗成的通用名稱,并不是法定名稱。進口芥花油、國產芥花油均為低芥酸菜籽油,主要區別在于芥酸含量略有不同。
一瓶打開的食用油能擱多久?
2019-02-13
食用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越多,越容易發生氧化。常見的5種食用油,變質難易程度,從易到難依次為: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正常生活環境下,沒添加抗氧化劑的食用油在開封2個月后一般都會達到變質的臨界點。再過幾天,就會出現油脂酸敗特有的“哈喇味”。一般情況下,建議大家在3個月內吃完。
含油酸的食用油可能能降低冠心病風險
2019-01-28
最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含油酸70%以上的食用油可以標識說:“支持性但非結論性的科學證據表明,每天攝入20克高油酸的油可能能降低冠心病風險。”高油酸食用油最常見的是橄欖油,油酸含量75%,此外,紅花油油酸含量77%。我們平常用的食用油,有的也開發出了高油酸的品種。例如菜籽油、葵花籽油。
我叫食用油,了解一下?
2019-01-25
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中,不管是煎炸、炒菜還是煲湯、涼拌,都離不開我。我的名字叫做食用油!跟我相處這么久,你真的了解我嗎?很多老百姓認為油脂工藝的浸出法用的是化學溶劑,這是真的嗎?今天,帶你一圖了解超市里這個可胖可瘦可高可矮的我吧!
選用植物油跟著新國標走
2019-01-21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并于去年底正式實施。據了解,新標準與老標準對比,主要有三大變化:壓榨油溶劑殘留量不得檢出、“食用植物調和油”命名更嚴格、鼓勵廠家標注脂肪酸的組成和含量。選用植物油可參照新國標。
年末盤點:脂肪回歸,重新認識健康脂肪
2019-01-03
以前,在全球范圍內,低脂產品一直是消費者心目中的首選。但近年來,隨著膳食結構和疾病譜的改變,主流營養學界對脂肪功能有了新的認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剛過去的2018年中,脂肪回歸成為食品新消費的發力點之一,多種動植物油脂和富脂食品突改往日形象不佳的窘境,一躍成為一大消費熱點。
是調和油就必須標比例,一圖看懂食用油標簽里的門道
2018-12-27
我們常見的預包裝食用植物油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食用植物調和油等。如何科學地選購、食用和貯存預包裝食用植物油?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從看名稱、配料表、營養成分等多個方面做了消費提示,其中用到兩種或兩種以上原料油時,都統一標注為“食用調和油”,還得標明各種原料油所占比例。
中國為何每年要進口近億噸大豆?耕地需用于種植主糧
2018-12-25
進口那么多大豆,豆油只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飼料需求。國外大豆的品質和價格優勢只是一個因素,而核心的原因在于中國沒有那么多耕地,不進口大豆就得進口其他糧食。出油率和蛋白質含量跟是否轉基因并沒有關系。中國產的大豆蛋白粉都是非轉基因的。而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大量的蛋白粉是用轉基因豆粕生產的。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如何讀懂預包裝食用植物油標簽
2018-12-25
為幫助廣大消費者科學選購、食用和貯存預包裝食用植物油,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做如下消費提示:我國對預包裝食用植物油的標簽有嚴格規定。在選購時,可重點關注:看名稱、看配料表、看營養成分表、看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貯存條件等
大豆油冬天凍住了是好是壞?還能吃嗎?
2018-12-13
跟水在0攝氏度下會結成冰一樣,液態的植物油在一定的溫度下都會發生液態到固態的物理變化。豆油也會在低溫下由澄清透明逐漸變為發朦,漸漸出現析出物呈固液混合狀態,最后完全轉為固態,通俗的說法叫結凍。豆油的凝固點低于花生油等其他食用油,零上溫度的條件下一般不會結晶。大豆油的凝固點溫度并無統一標準。
食品安全專家教你看懂食用油的營養標簽
2018-12-07
如今,健康吃油的觀點深入人心。然而,選購食用油時,很多人犯了難。。食品配料表中的TBHQ是什么?食用油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為啥是“0”?某品牌食用油的營養成分表中在脂肪下面還標示了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為什么有的沒有?
反覆加熱過的油為什么不宜食用?
2018-12-05
反覆加熱過的油會產生飽和與不飽和醛酮類、多環芳烴、反式脂肪酸等,影響身體健康。諸如炸油條、炸薯條的油鍋里的油,如果不及時更換,那就成了醬油般顏色的老油。老油不宜食用,是因為食用油在反覆加熱的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的化學變化,產生了許多不利于人體健康的化合物。
改善血脂,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優于橄欖油
2018-10-16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改善血脂,降低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方面,葵花籽油、菜籽油等種子油優于橄欖油。德國人類營養研究所的Lukas Schwingshackl博士領導了這項新研究,此結論發表在本月的美國脂質研究雜志上,引起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對消費者來說,好消息是這些種子油往往比橄欖油便宜些。
選油用油十問十答,你錯了多少年?
2018-09-13
食用油是我們做飯炒菜不可缺少的,但是如何選油用油,這件簡單的事其實一點都不簡單!什么是“好”的食用油?應符合三個要素:相對合理的脂肪酸組成;豐富的營養伴隨物,如甾醇、維生素E; 沒有或極少存在危害物。同時,“好油”還應該有消費者需要的良好風味。“適量、多樣和適當”才是更健康的用油方式。
誰是理想的食用油?
2018-09-07
油脂是人們生長發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是為人體提供熱量的重要物質之一。一個人每天膳食油脂的總攝入量以每千克體重維持在1-2克就可以。人們食用油脂,主要是攝取其所含有的脂肪酸,人們最常選購的花生油、大豆油、油菜籽油、紅花籽油、葵花籽油、棉籽油、油茶籽油、芝麻油、玉米油乃至亞麻籽油等,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品質有保證,都是理想的食用油。
西班牙橄欖油為何全球數一數二?
2018-08-09
過去西班牙的橄欖油經常被意大利商人收購,冠上意大利品牌行銷到全世界。現今,對自家產品相當有信心的西班牙人致力于用自有品牌對外推廣,在出口量方面已經達到了全球數一數二的地位。西班牙約有六十個不同品種的橄欖樹,每年十一月到來年一月的收成期,橄欖園里就到處可以看到工人們忙著在采收已經成熟的橄欖
天津海關:選購放心的進口食用油
2018-08-02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和大豆的進口國。其中,棕櫚油全部依賴進口,其次依賴程度較高的為大豆油。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進口食用植物油主要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進口量位居全國各口岸前列。天津海關為了更好地保護國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嚴格管控進口植物油檢驗檢疫的每一個環節,確保每一滴油都讓老百姓吃得放心。
植物奶油≠氫化植物油≠反式脂肪
2018-07-18
一些研究表明,反式脂肪確實對健康有危害。應該盡量減少反式脂肪的攝入。但植物奶油、氫化油和反式脂肪這三個概念并不完全等同。非所有的植物奶油(植物黃油)都含氫化油,也并非所有的氫化油都是反式脂肪,將體重增加、肝臟損害、血壓升高等問題統統歸結為氫化油,這樣的結論有失偏頗,會對人們造成誤導,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營養專家的吃油指南,一表讀懂每種油的“小脾氣”
2018-06-25
“吃油”對人體來說至關重要:油富含磷脂和植物固醇,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是高效的能量來源,協助補充脂溶性維生素,增加菜肴的色香味……吃油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學習選擇、用量、烹飪等方面的知識,才能發揮油的價值,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可是,你真的了解每種油的特點嗎?一張表格告訴你答案。
官方解答: 玉米油可否取名為玉米胚芽油?
2018-06-15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4.1.2.1.1 當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已規定某一食品的一個或幾個名稱時,應選用其中的一個,或等效名稱。現行《玉米油》國家標準(GB/T 19111-2017)規定,玉米油是指“用玉米胚制取的油”;執行本標準的產品應使用“玉米油”名稱。
你吃的每一滴油,都在悄悄改變你的身體
2018-06-01
吃油吃健康,吃油吃時尚,你家選對油了嗎?國家主管部門第四次全國性的營養與健康調查統計,中國城市居民的膳食中約有一半的脂肪來源于食用油,油脂種類的選擇對我們的健康極為重要,生活中如果用錯油,長期下來對健康有一定影響。同品種的油脂具有不同的營養價值和健康功能。
世界上用量第一的食用油,為什么超市沒得賣,很多食品廠卻在用?
2018-05-31
油的種類很多,絕大多數人沒有親眼見過棕櫚油,很少以桶裝油的形式單獨出現在超市的貨架上供人挑選。但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棕櫚油,實際上它是目前地球上生產、使用最多的植物油。它幾乎存在于吃的、喝的、用的所有東西中:棕櫚油在世界用量第一,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價格和用途。油棕被人們稱為“世界油王”。
新上榜品牌
新上榜油品
«
1
2
...
7
8
9
10
11
12
13
...
71
72
»
跳到:
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